产业|电影《雄狮少年》专家观摩研讨会
12月5日,电影《雄狮少年》在北京举办了专家观摩研讨会,影片主创与来自学界、电影业界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专家认为,电影作为少有的现实题材动画,无论是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价值意义、对动画新类型的融合和探索,还是对当代青少年的人文关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等都值得称赞。
(该片剧照)
创新表现手法 探索现实题材
电影《雄狮少年》讲述了留守少年阿娟和好友阿猫、阿狗在退役狮王咸鱼强的培训下参加舞狮比赛,经过重重磨砺,最终凭借满腔热血和冲劲,成为自己心中“雄狮”的热血励志成长故事。
电影《雄狮少年》监制、制片人、出品人张苗认为,动画电影需要承担它的表达责任,即关注当下、关注现实。这部影片探索了动画表达在真实与虚幻间的边界。选择舞狮这个题材是源于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传统文化情结,当代动画人、电影人应该肩负起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认为,这是一个讲述青少年成长的故事,很励志、很感人。影片作为现实题材动画,生活气息非常浓郁,写实的质感很鲜明,展现了岭南农村青少年成长的典型环境。除了动画和国漫的元素之外,它还具有故事片的特点,在人物塑造、故事叙述、戏剧冲突等方面处理得很到位,在审美风格上和故事片有相似之处。
弘扬中华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影片将醒狮这一中华传统文化标志融入中国故事的起承转合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表示,电影融合了现实主义国漫、少年励志成长、非遗文化传承等诸多元素,而非遗项目醒狮本身又融合了武术、舞蹈、杂技等力量之美。影片对岭南地域特色中衣、食、住、行的烟火气、市井气的刻画细致入微,精益求精。“这部作品最重要的是从人物造型到叙事载体都没有舶来品的痕迹,选题突出了中华崛起的精神气质,高度契合当下中国对外传播的节点。”冷凇说。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认为,纵观近年来高票房的国漫,题材绝大部分是仙侠、鬼怪等,《雄狮少年》以具备坚实文化基础、价值基础和艺术基础的现实主义品格而凸显其可贵。在文化呈现上,生动鲜活、颇具感染力地展示岭南舞狮文化,风俗画卷般地表达地域文化;在人文关怀上,对平凡者、卑微者、受伤者抱有“理解之同情”,唤醒其内心那一声“狮吼”,激活其尊严,在底层叙事、成长叙事、亲情叙事中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在喜剧风格上,自然而不生硬地达成喜剧效果,不少喜剧桥段充满生命意识和文化情怀,很好地处理了“泪”与“笑”的关系。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丁以绣认为,影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动画作品。当今大背景下,雄狮这一符号与国家民族的复兴和崛起相联系,与国人具有情感共鸣。影片很好地运用动漫表现现实,塑造了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舞狮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被人们广泛传播,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蕴含人文关怀 表现人类主题
电影《雄狮少年》与以往动画作品相比,具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内涵。《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表示,这是一部既感动又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影片中既包含水墨画这种中国本土的元素,又在内容上将竞技类型融入了底层留守少年的故事,将类型片风格、底层故事、人物成长自然融合。影片传达了关于何为“真正的强壮”的思考,即真正的强壮来自于生活的磨炼和对美之真谛的追寻,对观众富有启迪。片中具有象征性的狮头和鼓点代表了心灵、力量和爱,对观众是一种内心的振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表示,影片用国漫语言表现中国故事和人类主题。从现实题材、非遗内容、地域刻画、音乐和语言的运用,都能看出是非常典型的中国故事、中国风格。故事描述了底层民众的自我成长,家庭动机、性别动机等都处理得很好,也做到了主题的回响,具备人类共享性。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会长梁刚建指出,电影不挂靠IP、敢于创新,是真正的原创国漫。影片立足传统民族文化,将舞狮这个在全世界唐人街传播极为广泛的文化符号进行细致刻画,让观众体会到醒狮的民族内涵和精神意蕴。视觉画面很好地实现了对生活真实的还原,体现出了生活本身独有的烟火气息和真实质感。
(与会主创、专家合影)
据悉,电影《雄狮少年》将于12月17日全国上映。
(图片由片方提供)
责编:贾亭沂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32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