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大闹天宫故事活灵活现,不仅是无法复刻的经典,更是我们童年那珍贵的回忆
2014年,面对中国记者的采访,日本著名动画公司吉卜力的核心人物、宫崎骏的合伙人高畑勋缓缓说道:”宫崎骏对中国动画的失望无以复加,我也如此。“
仅仅20年前,宫崎骏携《风之谷》制片的高畑勋根宫崎骏一同来中国旅行是,还对中国动漫报以仰望的姿态。这次旅行中,他特意参观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宫崎骏一行对上海电影美术制片厂的一些作品赞不绝口,尤其是中国的水墨动画,宫崎骏后来一些留白较多的动画就是学习了中国的水墨动画。最让他们震撼的是《小蝌蚪找妈妈》,简直把宫崎骏看傻了,他们都想象不出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回国后,他们把上海美术厂导演特伟先生的作品全部看了一遍。
《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动画,流动的齐白石。
宫崎骏不是第一位向上海美术厂取经的大师,早在三年前,另一位享誉全球的动画大师也特意到了上海美术厂,他便是手冢治虫。
1981年,阿童木的创作者手冢治虫在北京匆匆过站,直接奔向了上海,那是他梦想起源的地方。
上海美术制片厂对手冢治虫来说,那一个神秘而充满魔力的地方,他朝思暮想了三十年这个地方。
十四岁的手冢治虫在电影院里看到了亚洲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那部一个多小时的《铁扇公主》被引进到日本之后,日本观众被惊艳到的情形,如同十年前中国观众被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所震撼一样。
看完以后,他直接改变了人生理想,从当一名医生到一名动画师。三十八年后,名满天下的手冢治虫来到中国访问,唯一的一个要求是:“我只想见一个人——万籁鸣。”并且对陪同参观的随行人员郑重地说道,“万籁鸣是我的启蒙老师”。在上海见到小时候的偶像万籁鸣之后,手冢治虫拉着他的手,激动万分,特意画了一幅“孙悟空携手阿童木”的漫画送给万籁鸣作为纪念。
手冢治虫画的阿童木和孙悟空握手
万籁鸣画下孙悟空,和手冢治虫笔下的阿童木紧紧贴在一起。
万籁鸣,一代动画大师,执导过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以及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大闹天宫》。
手冢治虫的之所以非常尊敬万籁鸣是因为他看出了隐藏在动画背后的深意。
“抱着轻视的眼光去看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的人们,看到这部影片如此豪华,如此有趣,惊得目瞪口呆。我也有机会弄到了一部影片拷贝,一看就能清楚,地地道道,这是一个体现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地蹂躏中国的日本军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这部影片的意图是一清二楚的。”
趁《铁臂阿童木》被央视引进,手冢治虫带团队到中国旅游,完成了北京的工作后,他匆匆到上海见偶像,认真追星的手冢治虫还看到了偶像的其他作品,非常满足。
回国后,他创作的最后一部动画就叫《我是孙悟空》,在创作《我是孙悟空》时伏案逝世,留下遗言:我已经成为孙悟空了。
孙悟空这位美猴王,伴随了这位日本动画大师的一生。
中国文化集大成者《大闹天宫》,我甚至不用去介绍它,我们这一代的童年都离不开《大闹天宫》动画片。
这是真正的中国人才做的出来的动画,又是世界通行的作品,是当时中国动画的巅峰。
芬兰报界评论该片:“动画技术在国际动画界是第一流的,它把动画技术最杰出的特点和传统的东方绘画风格结合在一起。”
万籁鸣曾说过,世界上第一个上天的“中国人”,是孙悟空。
万籁鸣非常痴迷于《西游记》。41岁那年,他将《西游记》中的一节,拍成了家喻户晓的《铁扇公主》,在国内外大受欢迎。本以为《铁扇公主》的成功能够筹得资金拍摄他梦想已久的《大闹天宫》,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投资人突然撤资而宣告结束。万籁鸣也因时局所迫,流离至香港,一去就是十几年。
但是,他与孙悟空的缘分,终究未断。”
1954年,万籁鸣放弃迪士尼的邀约,回到上海,开始在美影厂任职。1959年,厂组织将制作《大闹天宫》的任务交到了年近60的万籁鸣身上。
当时的摄制组集合了中国动画行业的中坚力量。为了寻找人物原型,负责动画设计的工作人员特意来到北京,从北京的古建筑、泥塑、壁画中汲取创作灵感。
1960年初,影片进入绘制阶段。当时所有动画设计全凭一支笔,仅绘制就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全片原画数量超过7万张。就是放在现在也是个天文数字,要知道,2001年的《千与千寻》的2万张原画数量就已经令人震惊了。
让世界惊艳的上海美术制片厂的动画就是在完全不考虑成本,不考虑收益的情况下制作出来的。
在当时万元户还是土豪的年代,上影厂实行统购统销,获得的收入就达百万。这足以支持艺术家们潜心创作。
以《大闹天宫》为例。当时没有计算机,也没有3D建模技术,所有的画面都需要画师人工完成。
孙悟空与哪吒的战斗,孙悟空拔出三根毫毛变出三个分身,连同真身四个攻击哪吒,光这一个镜头,只有五秒钟,却要画一百多张画稿。总共画了十几万张手稿,时间花去了两年。还专门邀请中央美院的张光宇教授一起来为孙悟空设计造型,
张光宇是设计界的大牛人,中国装饰艺术之父,也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奠基人。
而为了画好每一个动作,所有的画师先去看京剧学动作,而画仙女的画师则要求先学跳舞。
为了画好天庭,万籁鸣专程带领剧组去北京,先是找北京各地的庙宇,观察神态各异的神像。
里面的仙女便来自敦煌飞天的灵感,背景音乐中的京剧鼓点更是给《大闹天宫》以点睛之笔,让动画片更加妙趣横生。
最初大家画的猴子不像猴子,为了表现美猴王的动态,万籁鸣托人找来了一只猴子,供画师们观察。可这猴子上蹿下跳,不仅不听指挥,还把画室折腾的乱七八糟。怎么办呢?最后,万籁鸣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南猴王”郑法祥
他专门请来了被誉为“南猴王”的武生艺人郑法祥为画师们表演猴戏。郑法祥说孙悟空不能昂着头、伸着脖子、挺着胸,要有“猴”的味道就要端着手、耸着肩、说话的时候得要指指点点,有时候还得抓抓痒。
“猴王”的指点让万籁鸣大受启发,为了更好地揣摩“猴”味,他决定从自己开始,每个画师必须学会翻云手、舞花棍、大小亮相等京剧表演的招式。然后,大家对着镜子做动作,再描画出来。通过不断修改,画稿终于得到了万籁鸣的肯定。就这样,动画片里的孙悟空有了活灵活现的“猴样”!
抓住了猴戏的精髓和猴子的动态,完成一个活灵活现的动画版孙悟空当然也就事半功倍。
一部《大闹天宫》不仅仅只有一个孙悟空,还有许多配角,他们的喜怒哀乐要如何表现呢?
在动画片里,玉皇大帝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封建神权统治者的形象,外表慈祥、内心虚伪,不轻言不苟笑。不仅如此,玉皇大帝还一直端坐在龙椅上一动不动,完全没有动态可以捕捉。怎么办?万籁鸣思考过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玉皇大帝虽然身体不动,脑子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他的内心活动就可以通过眉毛、眼睛和嘴角的细微变化来表现。
画师们便在玉皇大帝的面部表情和手部动作上下功夫,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用“微表情”塑造出了一个性格特征鲜明的玉皇大帝。
为了画好哪吒,这个虽貌似孩童性格却猖狂蛮横的角色,为了突出哪吒的傲气凌人,画师特别给哪吒画了个三角眼。不仅如此,画师为了帮观众出口恶气,还在哪吒被烫伤后,设计了一个他一瘸一拐逃回天庭的桥段。
在那个没有电脑的年代,近百名画师耗时四年,用纯手绘制作出这样一部114分钟的动画电影,的确是一件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要知道仅仅是孙悟空从后劲拔出3跟毫毛与哪吒大战,这短短5秒的镜头,就需要一百多张画稿。有人统计114分钟的《大闹天宫》总共绘制了十五万四千多幅画稿。
《大闹天宫》的工作量实在太大,万籁鸣将动画的不同段落分给了不同的人来负责。万籁鸣只说导演意图,具体细节全靠画师们的个人才华恣意发挥。正是这样宽松的创作环境和发挥空间,画师们大展拳脚,动画片里的每个配角形象都成了无法超越的经典!
万籁鸣的《大闹天宫》所运用的鲜明民族风格和东方幽默将原著追求自由、独立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且制作手法相当纯熟。影片上映后,不仅获得了一般观众的高度认可,同时也震惊了国际动画界,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获得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多个国际奖项。
《大闹天宫》在巴黎反映一个月,观众达到十万人次。法国《人道报》指出:“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是动画片中真正的杰作,简直就像一组美妙的画面交响乐。”
美联社这样报道:“这部动画惟妙惟肖,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国绝不可能拍出这样的动画片。”《大闹天宫》是国产动画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动画史上的金字招牌,是我们在世界动画史上拿出来炫技的作品,也更是我们的骄傲。
1997年,中国“动画电影之父”万籁鸣在上海与世长辞,走完了自己97年精彩曲折的人生。噩耗传来,不仅中国动画界为之哀悼,日本老一辈的动画大师们,也都不免悲伤。对于中国人来说,那个创造了《铁扇公主》、《大闹天宫》这些经典动画,拉开中国动画电影序幕的人走了,对于日本人来说,那个自己的启蒙老师,曾经臣服于他脚下的中国大师,离开了。
现在的孩子提起动漫,不是日本火影海贼王,就是美国漫威,他们并不知道,中国的动画要早于日本,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成就更在日本动漫之上。
这样的经典将永恒的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留在美术以及动画创作史上。
如果可以,应该将这样的美,这样的经典传给我们的孩子。这些艺术品级的作品都是大师不惜成本制作出来的,这是不可复制的神作。因为当艺术走向市场,走向功利时,艺术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
中国的家长应该让孩子看看这些作品,这是中国老艺术留给中国的瑰宝。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25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