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动画电影:不受待见的高票房优秀作品,姜子牙究竟出现了那些问题?
9月30日,《姜子牙》以预售票房第一的成绩领跑国庆档,外界一直看好这部影片。
10月1日,尽管《姜子牙》以3.61亿的成绩拿到日冠军,这个成绩也破了中国动画史上的纪录,但《姜子牙》的口碑低于预期,豆瓣开画7.5,之后则跌到了7.1分。
10月3日,《姜子牙》的单日票房被《我和我的家乡》反超,用高开低走形容也不为过。
许多人都说《姜子牙》崩了,可番茄君看完本片后却觉得这是一部水准之作,关于这部影片我有太多话要说。
《姜子牙》崩了吗?并没有!
从口碑上看,《姜子牙》的豆瓣评分是7.1,隔壁“口碑炸裂”的《我和我的祖国》评分也不过7.5分,说《姜子牙》口碑崩了就有点过了。
从票房上看,《姜子牙》目前票房已经破了8亿,最终票房应该也有17亿+,票房崩了这种说法也不成立。
即使抛开国庆档,将《姜子牙》放在整个华语影坛来看,一部豆瓣7.1分,票房17亿+的电影也完全可以说一句 “票房口碑双丰收了”。
道理我们都懂,可大家为什么对《姜子牙》的评论却不那么客气?
因为《姜子牙》对飙的是去年的《哪吒之魔童转世》。
去年《哪吒》在暑期档狂扫50亿+的票房拿到了年度票房冠军,豆瓣评分也达到了8.5分,是一部现象级的动画作品。
作为接棒《哪吒》的作品,《姜子牙》这个表现似乎有些拉胯?不过,事实或许并非我们想的那样,关于《哪吒》、关于《姜子牙》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1.《哪吒》过誉了?
2019年的暑期档,最热门的影片其实并不是《哪吒》,而是管虎的《八佰》,这部原定于7月5日的电影是当之无愧的种子选手,可惜最终因为“技术原因”,《八佰》撤档。
《哪吒》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在2019年国庆档前,几乎没有一部影片能和《哪吒》抗衡,近三个月的时间它狂卷了50亿的票房也就不足为奇。
今年,在电影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八佰》都豪取30亿+,假如去年7月它能如期上映,至少会吸走《哪吒》10亿以上的票房。
再说口碑,《哪吒》豆瓣8.5分固然高,但影迷一向对国产动画片都十分宽容,比如《大圣归来》(豆瓣8.3分)和《白蛇传·缘起》(豆瓣7.9分)。
两部影片其实都有明显的瑕疵,但观众都毫不吝啬给了高分,《哪吒》也是一样,它的剧情其实比较俗套,笑点也比较低幼,但依然不影响观众对它的喜爱。
2.《姜子牙》一部探讨人性的暗黑童话
问题来了,既然观众对国产动画如此宽容,为何对《姜子牙》的评价却不那么客气?
这事要从头说起,其实严格来说,《姜子牙》并不算《哪吒》的续作。
《姜子牙》和《哪吒》是一个公司两个团队独立完成的作品,完成时间是四年前,也就是说在《哪吒》大杀特杀的时候,《姜子牙》已经拍好了。
两部作品除了主角都是《封神演义》里的人物,其他完全不同。
《哪吒》是一部针对小孩拍摄的合家欢式的搞笑动画片;《姜子牙》是一部针对成人拍摄的探讨人性的暗黑童话。
画风上,《哪吒》色彩明丽,非常炫目;《姜子牙》画面阴暗,甚至有些惊悚。
人物上,《哪吒》沿袭了《封神演义》的设定,哪吒古灵精怪,太乙真人心旷体胖,申公豹心狠手辣。
而《姜子牙》完全颠覆了之前的设定,给纣王和妲己以新的人物特质,而申公豹直接成了正面角色。
所以,这两部作品强行是迥然不同的,以看《哪吒》的审美眼光去看《姜子牙》,那必然是无法适应的结果。
3.《姜子牙》究竟触动了谁的“逆鳞”
中国人对动画片一直有一种偏见:动画片是拍给孩子看的。
《大圣归来》也好,《白蛇·缘起》也好,《哪吒》也好,都将受众锁定到了孩子身上。
如果《姜子牙》也这样拍,完全可以以《封神演义》为蓝本,拍一拍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拍一拍姜子牙老来得妻的故事,拍一拍武王伐纣的故事,配一点笑料,也能起到很好的“笑果”,其实本片的第一个彩蛋就是这个路子,短短一分钟就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可是《姜子牙》把受众锁定为了成年人,再拍这样的故事就略显无趣了,于是它宕开一笔,用《封神演义》里的人物写了一片“同人文”,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挺复杂的故事。
影片最后,甚至探讨到了“电车难题”这样的哲学问题——你会为了拯救被九尾妖狐杀死的好几百万人,而杀死善良的小狐妖吗?
所以从格局上看,《姜子牙》是超过《哪吒》的,它的这份勇气让我肃然起敬。
但问题是观众不买账,大部分观众要么带着孩子来看,要么就图个轻松愉快,结果看到这么个有野心的影片,都有些懵圈,影院里我旁边坐着一对父子,那个小孩一直在问“十万个为什么”。
“爸爸,四不像为什么死了?”、“最后姜子牙为什么把天梯砸了?”、“纣王是谁呀?”……
他父亲疲于应付,很多问题也答不上来。
最终,这让《姜子牙》处于尴尬境地。
一通分析后,番茄君觉得《姜子牙》是一部格局很大野心很大的水准之作,它唯一的问题是生不逢时,国人现阶段还不太能接受这种“暗黑动画”。但几年以后,相信有人会给《姜子牙》翻案,不信,走着瞧。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23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