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明兰成功反击墨兰:真正厉害的人,一言一笑都有深意
《知否》电视剧里,“明兰扔泥巴,墨兰打上门来吵架”是个名场面;其实原著里这段更精彩,堪称明兰“战斗力”的首次正式展现:
没有“墨兰打上门、拿瓷片要动手”的激烈,但却有“林小娘在盛紘面前暗搓搓地反咬明兰一口”的暗流;没有“老太太直接出面问话”的辅助,但却有“明兰自己掌控局面”的智慧。
简言之,明兰这次的表现,着实称得上是“如何在一场争端里反败为胜、赢回局面”的经典范本。
也许有人说,这种内宅争端,再精彩又有什么意义呢?
确实,很大的意义也许真的找不出来;然而人活于世,几乎每个人都无可避免会遭遇或大或小的麻烦,会与别人产生口舌之争;如果能用最小的成本、高效解决麻烦,岂不是比憋气窝火、却有理说不清,要好得多吗?
闲言少叙,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原著里,明兰是如何聪明地完成这场反击的吧。
01 主动复盘,发现端倪,积极应对
与电视剧版的相同,原著里关于“扔泥巴”这件事的起因,也是墨兰打算在宴会上私闯男宾席,导致明兰不得不用“扔泥巴”的方式弄脏墨兰的裙子、让她无法继续抛头露面。
而与电视剧不同的是,当天回家之后,明兰便将这件事说给祖母盛老太太,一方面请祖母帮自己判断一下“这件事是否做错了”,一方面也计划一下后续该怎么办。
睿智的老太太当即指出,第一,这件事明兰没有做错;第二,墨兰也不敢当面去找老爹盛纮告状;但是还有第三点,那就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祖孙俩的这段对话并不长,但意义却等同于对事件的复盘,尤其老太太“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这个提醒,让明兰及时意识到潜在的危险来源于林小娘的枕头风:
在那个一贯擅长巧言令色、颠倒是非的女人嘴里,即便这件事明兰占理,也必然会被她歪曲得面目全非。
而假如明兰回家完全不提此事,就不可能得到老太太的指点,也未必这么快就能发现事情的隐患。
此时,明兰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后天爹爹休沐,我便把新做好的矮跻鞋送去。这件事您只装作不知道吧。”
首先,明兰对事情的态度是“解决”而不是“逃避”。该来的早晚会来,与其像鸵鸟一样自欺欺人地躲着、直到完全被动,倒不如主动解决问题。
其次,由于敌暗我明,所以,即便要解决问题,也不能冒进。因为,现在还并不清楚对手到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在哪里挖坑等着自己。
于是明兰决定根据盛纮的态度,根据对手林小娘母女的表现,有的放矢;而“给盛纮送亲手缝制的鞋子”正是一个不露痕迹的好契机。
至于那句“这件事您只装作不知道吧”,更妙,后文会讲到原因。
02 以静制动,抓准时机,直击要害
到盛纮休沐那一天,明兰果然抱着自己亲手缝制的鞋子去书房找老爹,也果然发现盛纮神色冷淡、脸上颇有不满的神色。
越是山雨欲来、情况不明的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明兰并没有急于问原因,而是装作没有觉察,一面笑嘻嘻地给老爹献宝、服侍他试穿新鞋;一面天真烂漫地撒娇卖乖,叽叽呱呱地讲述一些小女孩的趣事。
盛纮原本对明兰憋着一肚子的气。
因为“扔泥巴”的当晚,林小娘果然向他哭诉了墨兰的遭遇,一边描述明兰平时仗着老太太的宠爱、如何瞧不起墨兰;一边却又磕头哀求,不让盛纮去追究明兰,理由是“如果老太太知道了,更要不待见我们娘俩了”。
林小娘这手段厉害在哪里?既在背后告了黑状,还不给对方辩白的机会(哀求裁判别追究),而且还越发显得自己息事宁人、可怜可疼。
试想,如果明兰今天不主动找盛纮,盛纮那一口憋在心里的恶气就始终没有出口,早晚会从一时情绪的“量变”演化成对明兰态度的“质变”。
幸好明兰聪慧,主动登门,以孝顺可爱的小女儿形象哄软了盛纮的心,让盛纮终于忍不住主动问起:那天,你为何拿泥巴丢你四姐姐?随后又说:姐妹吵嘴不是大事,如果真有此事,你找四姐姐道个歉就行了。
事情到此,已经出现了转机,至少盛纮在态度上已经不明显偏袒墨兰了,对事情的定义也只限于“姐妹吵架”而不是“谁瞧不起谁”的问题。
但明兰要的仅仅是这个吗?事到如今,明兰要的已经不只是自保,而是要进行有力的反击。
但是,反击也是需要技巧的,在事情还没水落石出之前,呼天抢地大哭大闹并不高明,“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指出问题的关键疑点”才是重点。
于是明兰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她流下眼泪却没有哭出声,只哽咽问了一句:
“爹爹真觉得女儿是那样无理之人吗?”
一句话果然引起了盛纮的疑惑,觉得确实不符合女儿多年来的乖巧稳妥形象,或许其中另有隐情。
第二件事,明兰说:
“爹爹,去把四姐姐请来吧,不管怎样,总要她在场,女儿才好说话”。
这句话妙就妙在:对付什么人,就得用什么手段。
对付一贯擅长背后捣鬼的林小娘母女,就不能再给她们背后抵赖的机会。所以明兰首先要求墨兰要在场,这样做表面上是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不在背后说姐妹的坏话,实则也堵住了墨兰再次颠倒黑白的道路。
03 以情动人,巩固战果,博得共情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当着盛纮与墨兰的面,明兰一边可怜巴巴地哽咽着,一边却条理清楚地讲清了当天发生的一切。
这其实并不难,因为只要紧扣“维护盛家名声”的出发点,明兰就稳操胜券。(详细过程不赘述了,与电视剧里的台词情节差不多。)
但更厉害的其实在后面,明兰不仅赢了道理,随后更进一步,又打出了“情感”牌。
在盛纮痛斥墨兰、墨兰开始柔弱哭泣的时候,明兰也凄凄切切地哭倒在盛紘的脚边:
“我只当姐姐是一时糊涂,所以这件事我谁都没告诉,想着毕竟咱们是至亲骨肉,就算一时不愉快、回头也就好了;没想到,姐姐居然在背后告我!四姐姐呀,你为何要这样对待我呀?”
这段感情充沛的哭诉,堪称诛心:既显得自己珍惜亲情、明理懂事,又暗指墨兰不顾姐妹情谊、颠倒是非、心肠歹毒。
本来墨兰就已经在道理上输了,盛紘看她已十分不顺眼;再加上明兰这一番关于“骨肉”“手足”的痛心陈述,盛紘在情感上也对墨兰失望至极。墨兰在这场争端里,彻底不能翻身了。
对了,前文说的,明兰让老太太“装作不知道”,这个细节现在要开始发挥作用了:
事后盛紘问王大娘子:四丫头的事儿,老太太也不知道?
王大娘子笃定地回答:老太太眼里揉不得沙子,她要是知道了,早就把墨兰叫去训斥了,还等到今天吗?可怜六丫头好心替四丫头瞒着,没想到却被反咬了一口,好心成了驴肝肺。
这一下,再一次让盛纮感受到了墨兰与明兰的差距,从此对墨兰的疼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04 启示
电视剧版本里,墨兰是因为做出了“拿碎瓷片子去划妹妹的脸”、才导致自己落人口实、彻底失了胜算;
而原著里,由于没有这个桥段(原著是在她俩第二次正面冲突里才动手的),所以更能显出明兰的“功力”:不需要墨兰犯更大的错,只凭明兰恰到好处的诉说,就能让墨兰翻不过身。
从“自保”到“反击”,明兰赢得漂亮,也给人很多启示,总结一下:
第一,关于处事态度:既然事情出了,就要积极处理,“躲着”、“拖着”都不是办法。
主动应对,尚有翻盘机会;缩头回避,只能被动挨打。
第二,关于说话技巧:“少即是多”,最好一击即中,不要拉拉杂杂。
明兰无论是在回应盛纮询问的时候,还是在述说“扔泥巴”理由的时候,都是字字句句说在点子上,丝毫不夹杂无用信息。
毕竟人的精力与注意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即便自己再有委屈,也别一上来就先哭闹一通,既耽误说正事,又过早耗尽了别人的同情心。
反例可以参见王大娘子,动辄先扯上“嫡出庶出”“这屋里哪有你说话的地儿”之类,被别人抓住话柄,搞得明明有理、却也成了没理。
第三,关于“情感牌”:合理运用,事半功倍。
“哭”与“装可怜”向来是林小娘母女用惯了的,因为盛纮很吃这套;而王大娘子之所以经常吃亏,也正是因为她不会在情感上将盛紘这个“裁判”拉向己方阵地。
但是明兰会,而且运用得很合适:
在讲述事情经过、讲述大道理的时候,她只是“哽咽”却并不哭出声,这样既显得委屈,又不影响把话说清楚;
在讲完事实之后,她才开始“凄凄切切”地哭出来,同时,痛陈自己对“墨兰不顾姐妹情谊”的伤心与失望;
最后,都表达清楚了,明兰直接“哭倒在盛紘脚边”,“气喘脱力”,加强自己“好心没得好报”的可怜小女孩形象。
可见,在什么时候哭,哭到什么程度,还有这么多的火候和讲究,而效果也是如此的明显。
最后还是那句话:品读这些故事,不是为了吵架与宅斗,而是为了对世间的各种人、各种手段多几分了解,在遇事的时候可以多一些自保与反击的方法;
有些道理,有些技能,宁可学着不用,也别等事到临头、被人欺负惨了,才悔不当初。
再者,即便只是人与人之间正常沟通,适当运用一些技巧,也能更顺畅、更舒坦呀!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17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