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故事(两个故事告诉你富人和穷人的差别是什么)
现实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绝大多数穷人不管再怎么努力工作,再怎么省吃俭用,还是很难变得富有,改善现状,而不少的富人赚钱却轻而易举,好像只要动动手指,钱就自动入了他们的口袋。那么,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呢?其实,很多时候,富人和穷人存在财富差异,往往都是思维方式不同所导致的,为什么这么说?或许看完下面两个财富小故事,你就能够明白。
故事一:
在美国某城区30英里以外的山坡上,有着一块不毛之地,地皮面积虽然很大,但却毫无用处,地皮的主人为此十分苦恼,就想着将它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可依然无人问津。后来,地皮的主人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他跑到当地的政府部门说:“我有一块地皮,愿意无偿提供给政府使用,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因为我心系教育发展,所以我希望这块地皮能够用来建一所学校。”政府部门听闻此消息,如获至宝,当即就同意了,并安排相关人员去考察地皮。于是,地皮主人将自己2/3的地皮交给了政府。
不到两年时间,原本的不毛之地就矗立起了一所颇具规模的大学,而地皮的主人也没有闲着,其实,他早就在捐赠地皮给政府时,想好了赚钱的方法, 等政府将学校建好以后,他就在剩下的1/3的地皮上,修建餐厅、电影院、酒吧、商场等场所,在大学门前形成一条商业街,针对的消费群体就是大学生。没过多久,捐赠地皮的损失就从商业街的盈利中赚了回来。
看完这个“送2/3地皮给政府”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如果你拥有这块地皮,你会如何使用呢?事实上,很多人如果拥有这块地皮,由于思维方式的原因,会认为“省”才能攒下钱,肯定不会舍得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将2/3的地皮无偿捐赠给政府的,因此,也就难以成为有钱人。将故事投射到现实中,很多人总会因为缺钱,而不舍得花钱,想靠节省,来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但其实,不舍得花钱很容易限制自己能力和赚钱思维,而很难变得富有。所以,如果想要变得富有,就不能一味地省,该花的钱还是要花,关键不是花多少,而是怎么花,懂得“舍”与“得”之间的关系,才能创造出财富。
故事二:
16年前,原本从事水下考古工作的德国人Jim,辞去了工作,准备换一种谋生方式。有次,朋友邀请他一同打高尔夫球,就在打球的过程中,Jim发现球场有几个人在捡被人遗落的高尔夫球,他就好奇地上前去询问那些捡球人:“为什么捡这些球?”捡球人告诉他:“这些球在球场上没人要,可等我们捡了以后,再把它们清洗干净,还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这顿时让Jim有了一个赚钱灵感,他想到有很多球手在打球时,会失手将高尔夫球打入湖中,他就决定找机会潜入湖中一探究竟。后来,Jim换上潜水服,游到了湖中较深的位置,虽然水下光线昏暗,但是,还是能看见湖底有数不胜数的高尔夫球,Jim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收集起来。在经过一番收集后,Jim提着两大袋高尔夫球上了岸,他将这些球带回家清洗以后,便在网上打折售卖,几个月下来,就让他赚了不少钱。很多人听闻Jim捡球赚钱了,也开始学着他到湖里打捞球,Jim就开始转变自己的赚钱方法,他向那些打捞人收购旧球,而他负责将旧球清洗、抛光,然后再包装出售,赚取中间的差价。
现如今,他已经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高尔夫球回收公司,一年的总收入能够达到几百万欧元。
看完这个“打捞高尔夫球”的故事,你是否从中获得启发?
都说“穷则思变”,但现实就是,如果真的穷,是很难思变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简单来说,跟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环境是很容易影响一个人的,因为一个人如果想不到一件事,或者是没有听说过一件事,他又该如何去做一件事呢?因此,很多人的思维就受到了制约。虽然每个人想要变得富有,可大部分人却只懂得随波逐流,别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不懂得拓展自己的思维,要知道,在同一条致富路上的钱是有限的,走在别人后面是难以赚到大钱的,甚至可能根本赚不到钱。正如故事中的Jim一样,当听到捡球人们的赚钱方式,他便能联想到湖里可能会有很多球,而当捞球人逐渐增多以后,他就转变赚钱方式,不仅不用自己下湖捞球,还能赚到不少钱。所以,不要只知道随波逐流,更不要局限自己的思维,这样只会让自己停滞不前,变得越来越贫穷,要学会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维,赚钱的方式有千万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
总结: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而富人越来越富?往往是思维方式不同而造成的,穷人总是不舍得花,安于现状而不想改变,从而致富也只停留在想,很难真正地行动起来,并且,很多穷人的思维是受到限制的,难以做到思变,还总是随波逐流,以为照猫画虎的方式能够赚钱,但实际上,亏损的情况更多,所以,想要变得富有,就不能安于现状,并且懂得思维转换,多想多做,才有摆脱现状的可能。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帮助和启发。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gushi/48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