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教子的故事(孟母的教导形成了孟子严于律己的品质)
孟母教子的传说不但在中国家喻户晓,在整个亚洲文化圈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地,都广为流传。
据有关文献记载,孟轲三岁失去父亲,靠母亲仉氏抚育成人。据说,孟母原住在邹城北面的凫村,宅靠墓地。孟轲少年时,经常在林墓间跪拜哭泣学做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长居此地,会影响他读书,并败坏他的品德,于是迁居到现在的庙户营村。当时庙户营行商客贾、热闹非常。孟轲又和邻居的孩子们学着商人做生意,叫卖吆喝。孟母认为这里也不利于孟轲的成长,于是又一次迁居到学宫旁。孟子被朗朗读书声吸引,时常到书院里学习诗书,演习周礼,“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大悦,于是在此定居并把孟轲送入学宫。因此留下了“三迁择邻”的美谈。
孟轲初学诗书、礼仪、驾车、射箭,开始很有兴趣,但时间一长渐渐感到了厌烦。一天,还没放学孟轲就跑回家来。孟母正在织布,经询问知其逃学,很生气,当即拿过刀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全部割断,并语重心长地教导孟子: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把线割断布就无法织成。读书求知和织布一样,要靠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渊博的学问。盂母这番话,使少年孟轲的心灵受到启发,从此,“旦夕勤学不息”,终成儒学大师。
孟轲八岁时,东邻屠户杀猪,孟轲听到猪的嚎叫声,问母亲:“东家杀猪干什么?”孟母信口回答:“给你吃。”说完又后悔不迭,“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子不信也”。虽家境拮据仍借钱买来猪肉炖了给孟轲吃,此谓“明不欺也”。
更能反映孟母教子智慧的则是“孟子出妻”的故事。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孟子的妻子田氏独自在屋里织布,因酷热难忍,解开了上衣。这时,孟子推门而入,见妻子衣衫不整,认为有失礼仪,便要休妻。孟母知道后喝斥孟子说:“礼制规定,进门时要先问谁在屋里;上堂时,要发出声音;进到屋里,目光要向下,这样是为了尊重别人的隐私。你没有按照礼制的规定去做,失礼在先,怎么反而责怪别人呢?”孟子深感惭愧,打消了休妻的念头,并向妻子赔礼道歉。孟母的这番道理也形成了孟子严于律己的品质。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gushi/46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