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故事(汽车创业之初的四个故事)

在工业领域,汽车制造不算尖端技术,但是汽车工业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当今全球,所有汽车强国几乎都是世界强国。而这几十年来,中国的劳动者们经历了什么?受到了哪些历练呢?我们回顾一下汽车创业之初的四个故事。

故事一、3台V8发动机

1958年,红旗CA72问世,这是红旗高级轿车的起点,那时的汽车产业人有多么要强,红旗CA72能告诉你。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红旗CA72试制过程中,发动机是最难的部分,作为一台用于国事活动的高级轿车,工程师们想为这台车搭配一台V8发动机。当时正值中苏合作时期,苏联专家对此却泼了冷水,“你们不要搞V8发动机,我们苏联还造不出来呢!”。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可是这样的话反而刺激了当时满身骨气的一汽职工,无如何也要做出V8发动机。可是V8发动机的研发哪有那么容易。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CA72的V8发动机仿制自克莱斯勒的Firepower发动机,原发动机匹配的是液力自动变速箱,当时全厂都没人见过实物,只能从零开始实验、拆解、分析、绘图、搞懂原理然后再仿制。由于机械设备加工精度不够,就用机器加工出尺寸大一些的零件,钳工锉“瘦”一圈,再进行测试,测试不通过,那就再锉一个……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工人们则没日没夜的工厂里,累了就轮流在边上睡一会儿,醒了就继续赶工。令人惊讶的是,工程师和工人们从一窍不通,竟然只用26天就仿制出了液力自动变速箱的成品。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自动变速箱尚可用成熟的机械变速箱取代,而发动机缸体是则无如何也要造出来的,一汽就集中全厂力量主攻缸体铸造,一共铸造100个缸体,挑出三个合格品,再从三件合格件中选出最好的一件进行精加工,最终造出成品发动机。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从项目上马,到红旗CA72轿车批量生产,一汽的职工前后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这是汽车行业的奇迹了。

故事二、6个千斤顶

1960年,中国首辆重型卡车——黄河系列JN150在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出厂,这家企业就是后来中国重汽的前身。国内汽车产业创业初期条件有多艰苦,JN150能告诉你。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JN150仿制自斯柯达706RT重型卡车,职工们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图纸绘制,当时,济南汽车工业起步晚,生产设配非常匮乏,没有大型冲压机床,车身大梁无法成型,这让汽车生产陷入困难。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不过工程技术人员却从沈阳召开的经验交流会上找到了方法——可以用大的千斤顶来压大梁。于是厂里马上买了六个大型千斤顶,自制了一套压弯设备。

驾驶室的外壳则是由老师傅比对着原型车一点一点的敲出形状,然后再在背面覆盖上水泥,待水泥硬化后制成水泥模具。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据说样车刚上路时,从济南到青岛,前梁、弹簧都开断了,本来一天的路程,边修边走,竟然走了一个星期。一年两万多公里的路试,光故障就详细记录了几十个笔记本,到北京进行汇报,主管部门问车辆有没有经过实验,工程师非常实在的掏出了这堆笔记本,对方惊了——这么多故障哪能让你这么快定型!黄河JN150直到1963年才通过鉴定验收并量产,并在这之后很长时间里,一直是国内重型卡车的主力。

故事三、5000毫克杂质

1984年,65岁的德国退休专家威尔纳·格里希成为了武汉柴油机厂的厂长,(严格来说,武汉柴油机厂应该被归为农机企业,但是那个年代,这个厂的情况也反映了汽车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到底要经历怎样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位“洋厂长”有段故事。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当时,武汉柴油机厂年亏损400多万,铸造车间废品率高达30%-40%。柴油机主体清洁度脏物有5000多毫克,这直接导致柴油机寿命短、油耗高,毫无市场竞争力。格里希还发现厂里的质检环节形同虚设,质检科长竟然不会用量具作精准测量!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威尔纳·格里希说,以这样的产品质量,任何一个背景雄厚的西方企业都会被拖垮。上任四天后,格里希马上开除了从不下车间的总工程师和质检科长,并亲自管理质检环节,每天带着游标卡尺、吸铁石穿梭在车间里,随时抽查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在威尔纳·格里希上任后,严格的管理让厂里再也没有了懒洋洋的风气,“关系户”在武柴再也没有了生存空间,领导干部被从办公室里赶到了车间,车间里长期闲置设备也开始发挥应有的作用,两年后,武柴柴油机气缸杂质从5600毫克下降到100毫克以内,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一倍,企业盈利600多万元。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不过遗憾的是,在威尔纳·格里希离任后,武柴产品质量又出现下降,企业最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被淘汰。庆幸的是,格里希带来的改变影响了当时很多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格里希效应”,为国内工业企业带来了一股全新的风气。

故事四、降低0.1%都不要!

1985年,桑塔纳以CKD的形式引入国内生产,同国际水平接轨,会经历哪些阵痛,这台车能告诉你。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第一批桑塔纳整车的零件都是德国生产,再漂洋过海来到上海安亭的车间里的,当”白车身”零件从木箱里取出,“拼”起来就能焊接的时候,工人们都惊呆了,因为按当时国产车的经验,零件之间的配合都是要用榔头敲的,敲不动就用锉刀锉。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不过即使这样,原本两天的装配工期,上汽的师傅们硬是花了一个星期,原因竟然是原本分类编号的零件全部被混在了一起,找一个零件要花很长时间。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而在零件进一步国产化后,德国工业的高标准又让中国企业难以招架了,一批冲压件表面有瑕疵,德国直接把不符合标准的零部件扔进了报废箱。中国工人觉得可惜,把废品加工了一下重新利用。德方专家知道后,把这些零件用榔头敲废,再次扔进报废箱。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合作初期,上海方面曾向上汇报,认为德国标准不符合国情,不利于加快国产化进度,建议降低标准,这事反映到了时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的朱镕基那里,朱镕基看到轮圈试验台上拍摄的轮胎爆裂的照片——设备、模具、橡胶都是进口的,质量问题完全是现场管理混乱造成的,朱镕基态度坚决的表态:“桑塔纳国产化要100%合格,降低0.1%我们都不要。”

写在最后

中国能做好自己的高端发动机吗?

长城亮相了3.0T+9AT动力总成,260kW、500N·m的动力表现,热效率高达38.5%,丝毫不弱于全球同类产品,而在产品的背后,长城动力总成研发已经有了4国6地,3000+研发人员的豪华阵容。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中国能做好新能源吗?

而比亚迪最新的DM-i混动系统,其高效传动与出色的经济性让本田的工程师也佩服不已。比亚迪也是全球少见的,能够形成新能源车全产业链闭环的企业。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中国车能做好看的原创造型吗?

吉利某款新车为90%还原概念车造型,仅在进气格栅上,造型团队就经过7轮更改分块形式,3轮的油泥模型洗削验证,而与之配合的工程团队则进行了3轮的CFD散热分析、10轮的格栅CAE强度分析、2轮的RP件验证,只为了为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最初的外观设计……

中国汽车如此“不堪”?我们来讲四个故事吧

中国汽车会领先世界吗?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片大地上到处都有最伟大的劳动者,他们能吃苦耐劳,他们在不断进步,汽车行业的劳动者同样如此。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gushi/450851.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