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7攻略(五大if线剧情分析)

357里的if剧情很多,包括历史线if、if线、外传、dlc以及if线的if关卡,本文将对本传的魏蜀吴晋以及猛将传的吕布传的五条if线剧情一一进行分析。

魏国路线里进入if剧情的条件有三个,分别是典韦存活、郭嘉存活、重视徐庶。

从剧情上来说,典韦存活同逆转赤壁之间的关系是最为稀薄的,属于是填补遗憾。郭嘉帮助在赤壁翻盘的剧情光荣在曹操传和三国志战记里都有设计,个人非常喜欢三国志战记里郭嘉和周瑜同归于尽的剧情,但本作并没有采用。郭嘉和赤壁被联系在一起是由于傅子中记载曹操在赤壁大败后痛哭如果郭嘉还在,自己就不会遭此大败,三国演义里采用了这段剧情并大幅强化了郭嘉对于曹操的作用。至于郭嘉是否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就留待大家去评判了。

《真三国无双7》中五大if线剧情解析

至于徐庶的这个if也颇有意思,三国演义里徐庶识破了庞统的铁索连环,但他又不想让刘备打输,于是假称韩遂马腾准备造反,自告奋勇为曹操守备后方,所以徐庶和赤壁翻盘之间确实可以绑上关系。要触发这个if需要在新野之战时先击破徐庶再去救援曹仁,这样曹操在战后会亲自劝降徐庶,游戏中性格自轻的徐庶感到受宠若惊便决定为曹操效力。好家伙,要是演义里的徐庶也这么好搞定那曹老板得多开心。

魏传的if线共有四关,分别是建业压制战、许昌政变战、南郡追击战、白帝城之战,分讲述曹操消灭孙权和刘备等人的剧情,中间还捎带让左慈搞了点事。357对于赤壁的设计是曹操取得完胜,所以在这之后孙刘已经很难再有翻盘的机会,几乎每一战都是曹操碾压对手,使得整个剧情都显得很顺理成章,槽点也比较小。

无双系列的剧情都是以武将的理念来推动,而魏传的if路线与其说是曹操实现自己的理念,不如说是在否定对手们的理念。孙权的理念是自己很弱小,所以要靠团结众人来获得强大的力量,结果建业压制战里曹操利用了孙吴内部的不团结,击败主张投降的反战派之后,众人合伙抛弃了孙权,孙权认识到自身的无力之后不战而降。

刘备这边费的劲就大得多了。曹操的理念是理,而刘备是情,刘备的理念获得了道士左慈的支持,然后左慈在曹魏后方发动政变。刘备又凭借部下们的拼死保护完成千里转进进入益州,与剩下的所有势力完成联合,组成了规模庞大的反曹操同盟(比历史上的蜀汉要强得多),连曹家将士都不得不感叹刘备的人情力量之大。而曹操也靠着实力碾压了刘备的支持者们,证明自己才是正确的。

七代是近几部作品里考据方面做得最差的一部,很多内容都为游戏性让了步,包括剧情,魏传if虽然槽点最少,但也能看出这方面的痕迹。比方说逃跑路上的刘备军将领数量不足以支撑关卡设计,于是南郡追击战里刘备麾下出现了大量的益州人士,而且清一色都是后来蜀汉政权的人,像邓芝费祎都冒了出来。而许昌政变战和白帝城之战很明显看得出是为了给他势力的左慈和孟获填充个人关卡,尤其左慈在无双模式里就登场了这么一回。到了最后决战时蜀国的官二代们也纷纷提前登场,在年龄上产生了严重的错乱感。

为了让王异和庞德也有出场机会,他俩直接反叛凉州军加入了曹魏,我是真的想不出庞德有啥理由这样干。历史线里没有出场机会的蔡文姬也成了if线的特供角色,这个长期不上线的家伙在魏蜀吴的if关卡里狂刷存在感,让人很是疑惑为啥不完成if条件她就不会出来打仗。

当然光荣还是在考据上稍微下了点工夫,许昌政变战里被左慈控制的人是王忠,此人曾被曹丕嘲讽吃过人肉,二人算是结了梁子,而这一关里平叛的人正是曹丕。但只有王忠一个还是太少了,曹丕留守后方时还平定过田银苏伯和魏讽等人的叛乱,如果把参与过这几场叛乱的人做出来,和历史的贴合感就要强得多了。

魏传if里的白帝城之战是白帝城这张地图唯一一次出现在故事关卡里,白帝城是公孙述称帝的地方,而公孙述又是刘秀统一天下时最后一个对手。历史上刘备死在了白帝城,并且白帝城的地理位置符合两军发动大战的条件,可以说是完美的决战关卡。如果能把刘备逃亡时的关卡从南郡改成交州的话就更加好了。

if路线的结局是曹操没有选择称帝,并带着夏侯惇夏侯渊归隐山林,曹丕继承曹操的位置辅佐汉献帝,其他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结局基本复刻了五代的剧情,延续了洗白曹操的路线,从强调角色们的理念起,无双里的这群人就像是失去了人的欲望,对金钱权力美色都不屑一顾。这样的曹老板或许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完美领袖的想象,但显然和历史上的曹操差别太大。

《真三国无双7》中五大if线剧情解析

蜀传进入if路线的条件最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张角被感化、徐州之战关羽不被俘虏、徐庶归队、庞统存活、发现曹军在定军山的奇怪动向。

感化张角的剧情比较扯淡,编剧原本想表达的应该是刘备获得了民众的支持,而张角的黄巾军则成为了民众的象征。问题是张角这种掀起天下大乱的人居然能被刘备一个民兵队长感化,而且没有被朝廷追杀处决,能够一直蹦跶到樊城之战,中间甚至跑去参加过讨董,真是要多诡异有多诡异。

《真三国无双7》中五大if线剧情解析

其他几个条件都算好理解,唯独徐州之战关羽不被俘虏这条我想了很久都没想通。后来经人提醒才发现樊城之战去和某个小兵对话时,对方会说在徐州时关羽将军曾带领我们走出困境,所以这一次一定也能战胜绝境。只能说这个点确实藏得太深。

几个条件本身设置还算合理,但有一点很搞笑,因为如果没有集齐所有条件就无法开启if路线,所以要是完成了庞统存活和定军山的if条件而没有完成其他的,就会出现马超等人赶来增援但因为无法渡河只能被困在一边看戏。由于水淹七军原本就是关羽的手笔,这样设计就会造成关羽自己坑死自己的场面,于是编剧大笔一挥,改成了庞德水淹关羽……

因为有三国演义的加成,加上游戏里蜀国历史路线里的悲情内容最多,因而蜀国剧情的逆转感是最强的。当关羽拿下樊城手举青龙刀,天边乌云逐渐散开露出晴空时,配合雄壮的音乐,给人带来的激动感实在是难以言表,也是所有if剧情里个人最喜欢的一段。

《真三国无双7》中五大if线剧情解析

后面的if关卡共有五个,分别是陆口之战、长安之战、南中平定战、洛阳侵攻战、魏攻略战。陆口之战是蜀军用实力打败吴军,用以说服吴军内部的反刘分子,从而保持盟约的维持。这段剧情设计得非常合理,个人认为孙权之所以撕毁盟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向北攻略打不开局面因而决定向盟友动手,外加孙吴内部也有很多支持者。如果蜀军能够用实力挫败吴军,反而能够保证盟约更加稳固。南中平定战有点凑关卡数量之嫌,另外三场则都是和魏军交战,曹魏果然家大业大。

其实在樊城之战后蜀国剧情并没有什么亮点,就是一路胜利打败魏国,中间捎带让魏延实现了奇袭长安的梦想,当然前提是魏国被南征的诸葛亮吸引了注意力,而且和魏延同行的还有庞统马超徐庶,这个阵容确实给人一种能够拿下长安的感觉。

曹老板在蜀传if结局里其实对自己的理想表达得最清楚,即“以理示之,以力律之”,而刘备则是简单地想要帮助眼前所看到的人。当曹操反问刘备的仁道能否引导世人时,刘备也无法正面应答,只能说自己愿意相信人的可能性。理和情的对立在无双系列里也不是第一次被搬上台面,战国无双里明智光秀和石田三成、石田三成和德川家康之间的台词都表达过这种争,而每一次都是战争的胜利方支持理,失败方支持情,但失败者获得的情感加成反而让人对支持情的一方感到惋惜。

《真三国无双7》中五大if线剧情解析

但当情获得胜利时,胜利方反而无法解释如何用情治理天下,这就显示出了情的缺陷,也是光荣对情的理解不到位。其实游戏中刘备的理想更加接近于孔孟所主张的最原始的儒家学说,即“君轻民贵”、“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而曹操的则接近于法家所主张的霸术,要求君王以权术支配万民,引导国家的未来。实际上汉朝的统治者早就发现无儒家还是法家,单独使用起来都是会出问题的,儒家缺乏实操内容,法家缺少内部调和,汉宣帝就说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刘备回答不出曹操的提问是自然的,用儒家思想回应这类问题只能给出迂腐至极的答案。但人并不是机器,具有主观能动性,专用法家的秦朝二世而亡便是明证,所以刘备愿意相信人的可能性正是补充了曹操的理中缺失的部分。东汉时儒法两家早就发现了对方的重要性,法家吸收儒家理发展出了律学,儒家官僚也重视文法吏的考核使用,共同构成中华帝国思想基础的两大基石。

蜀国路线的各种魔改槽点非常多,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迁就关卡设计。因为不能五个关卡全部跑去打魏国,所以编出了打吴国和打孟获,但即便如此,为了不让三个关卡之间互相重复,在登场武将上面制造出区别感,很大程度牺牲了作品的考据。比方说长安之战里郭嘉乐进李典这三个已经去世的人集体复活,洛阳侵攻战里司马师司马昭王元姬一干人等当起了娃娃兵,尤其王元姬当时才三岁。

这种乱安排武将造成的时空错乱感不止发生在魏国武将身上。如果玩家触发if失败,樊城之战来袭击蜀军的是吕蒙等人,成功进入if后,樊城之战来的人就变成了鲁肃带队。鲁肃这个时候明明已经病故,所以你完全不知道为啥自己完成的那五个if条件会附赠鲁肃复活的效果(鲁肃:我谢谢你啊),不过既然连死了十几年的郭嘉都复活了,让鲁肃复活好像也不算什么。

由于从六代开始要靠和蜀国的战争撑起晋传的后期剧情,导致蜀国产生一大堆后期闲人,七代还变本加厉把剩下的官二代也出了,这些人在蜀传剧情里被集中安置在了if路线。这就导致你明明想用刘关张和赵云诸葛亮等人击败曹魏,完成愿望,结果看到的全是张苞关兴关索鲍三娘这群边缘人士的剧情。外加要把姜维强行塞进剧情,出现了很诡异的一幕就是历史线里诸葛亮根本不认识姜维而if线里诸葛亮老早就知道了姜维。

结局没什么太多可说的,因为无双里太爱搞洗白这一套,把形象本来就不太黑的刘备直接洗成了纯洁的白莲花,于是打败曹魏后不但保留了汉献帝,甚至连吴国也留了下来,孙权刘备一起被封王。好家伙,见过拿几个州的地盘当领地的藩王吗?

吴国路线里进入if剧情的条件有三个,分别是孙坚存活、孙策存活、周瑜存活。

吴国的if条件最刺激,其他国家的if条件只能让你觉得这样做或许对历史有影响,而且完成if条件的方式就很不靠谱。但吴国的if条件会让你觉得这么干好像真的有戏,而且历史肯定会发生很大改变。然而吴国的if路线却是被诟病最多的。

因为吴国存活的人物都极端重要,如果按照正常发展,整个故事都会被改写,比如孙坚继续领导孙家的话,说不定就直接干掉刘表了,后面的全部剧情都要改。但那样一来工作量就太大了,于是编剧想了个非常偷懒的点子——让孙坚父子去隐居。

问题就来了,君主隐居并让位给继承人是日本人喜欢干的事,中国这边很少有这种情况,况且司马懿七十多岁跑去隐居也就算了,孙策孙坚二三十岁有啥好隐居的?因为游戏里只设计了两条路线,所以如果不进入if路线的话这些人活着也和死了没区别。当然魏蜀也有一样的问题,例如庞统徐庶就算苟到了樊城,也不会去参加夷陵,更不会协助诸葛亮北伐。但你能想象孙坚孙策受了伤之后就说老子不干了,之后曹操跑来打赤壁他们也不管不问,彻底佛系。或许这个时候魏吴都应该庆幸,还好自己死的人物没那么重要。

《真三国无双7》中五大if线剧情解析

if的分支点喜闻乐见地选在了合肥,六代里孙权的结局是干掉了张辽,七代的历史结局是孙权打下了合肥(果然很“历史”),张辽与合肥看来已经成了孙吴的心病。由于那几位猛人都活了过来,要拿下合肥也确实不算什么难事,但也因此缺乏逆转感,毕竟历史上拿下过合肥的南方政权多了去了,很难产生这就是走向统一的节点的感觉(虽然剧情里确实没统一)。

吴国的if关卡有五个,分别是寿春追击战、江夏防卫战、新野突破战、汝南之战、许昌攻略战。吴国if的设计重复现象比蜀国还突出,蜀国还能跑去打孟获,吴国这边的五场仗全是打魏国,也就江夏防卫战的开场礼节性地和蜀国打了一架。造成的问题就是吴国关卡里的出场武将极其不严谨。

晋势力的武将这次又集体出现在了汝南,因为吴国的剧情比蜀国要早几年,出场的晋国武将又要更多,于是把这时还未出生的钟会、王元姬、贾充也拉上了战场,娃娃兵更是数不胜数,无双脸里虽然没有复活现象,但荀攸、荀彧、曹纯等一干大众脸又纷纷诈尸。

因为几位前期大佬的复活加上陆逊丁奉等后期大佬也提前走上前台,因而吴国的武将阵容其实是所有势力里最强的,然而实际表现出的剧情却是小乔跑去逗熊猫,张春华和媳妇吐槽家务事,给人的感觉是这帮人集体走错片场,从无双大蛇的剧组直接来到了三国无双剧组。如果一定要在其中找出一个亮点,那么寿春追击战里张辽用计击杀丁奉的剧情倒是令人意外(虽然可以补救),这在其他if路线里是不曾看到的,对应的应该是小说里丁奉一箭射杀张辽的剧情。

吴国的剧情之所以让人感到难以理解,除开上面提到的武将存不存活没区别外,则是剧本传达出的理念与国人价值观不符。如果说曹操和刘备的理念还可以从传统思想中寻找根源,那像孙权所提倡的联合自治就完全同我们所持续了几千年的集权制度背道而驰了,纯粹是舶来品。中国人普遍认为统一才是国家的常态,能够为国家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强大,而再均势的分裂也不是能够长久保持的稳态,更不会因此产生和平。

所以当孙权提倡各国平等相处时,很大程度上触犯了我们的常识,中国的官僚制度是可以支撑起统一帝国的,并不需要靠这种方式来维持平衡。于是很多人对孙吴结局里版图的吐槽不是三方实力是否能够保持平衡,而是吴国的地盘咋比历史线还小呢,这不是白打了吗?

《真三国无双7》中五大if线剧情解析

其实孙权所主张的平衡共处在五代的剧情里就已经提出来了,陆逊传里孙权在打赢夷陵之战后并未消灭蜀国,而是把士族共存当作自己的目标。刘备传里孙权被打败后也说自己的理想是吴国太平、蜀国太平、魏国也太平,并没有像其他君主那样提出天下太平。

《真三国无双7》中五大if线剧情解析

孙权的这种形象应该来自于吴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加上史书中记载孙权两度向蜀国使者提出两帝并尊,共分天下的提案,甚至还直接对魏国领土进行划界,为瓜分魏国指定具体方案。不过在多数人看来,这应该算是孙权的诸多非主流行为中的一条,大家并没有怎么当回事。

在结局里曹操作为孤高王者拒绝了孙权提出的共存建议,而曹丕和刘备则接受了提案,随后孙权还让汉献帝退位,取消掉皇帝的称号,三国走向平等互利,互相扶持的局面。不说理不理想主义的问题,至少在中国,这应该属于是开制度的倒车了。在同人游戏姜维传里有类似的假想结局,考虑到作者是一名台湾同胞,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光荣会写出这样的剧情又为何会被中国玩家所吐槽了。很多元素强行搞一个中西结合,就容易变得不洋不土、不伦不类,虽然历史上的孙权没准真动过这样的念头。

晋传路线里进入if剧情的条件有四个,分别是夏侯霸不逃亡、诸葛诞被收服、郭淮存活、文鸯被收服。

晋国的if条件与其说是帮助势力走向好结局,不如说是把一些原本和晋朝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人强行变成司马家的人,大概也就只有在这条路线里,某些被划进晋势力的武将才不会显得挂羊头卖狗肉。但这样一来造成的问题就是一旦没有进入if路线,之前做的工作功亏一篑,原本在剧情里迷途知返的几个人莫名其妙又叛变了。

if路线的关卡共有五个,分别是成都攻略战、逆贼讨伐战、建业之战、成都防卫战、赤壁决战。灭蜀和灭吴分别都只用了一关,倒是符合历史上吴蜀两国后期虚弱无比的实际情况,剩下则包括一关平定钟会叛乱以及两关消灭吴蜀残党。

钟会之乱作为原著里主要角色的最后一次亮相,在老三国以及姜维传等作品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直接出现在六七代的故事主线里,if线里于是玩梗搞了个娱乐版的钟会之乱,顺便给退休的司马懿夫妻加了戏。只是这段剧情显得有些娱乐过头了,也许是因为无双系列里钟会在设计上喜剧成分太重,相比野心家,更像是个中二少年的形象。

因为剧情已经十分偏后,存活武将比较固定,所以没有再出现吴国和蜀国那种无双武将大面积复活以及录用童工的现象,但考据方面依然做得比较差。例如在剧情年份里已经去世的大众脸陈祗吕岱又复活了,吴蜀残党里叫来了孟获一干人等,于是孟获手下那些早就死在诸葛亮南征中的人也跟着诈尸。

钟会造反时因为选不出合适的人当手下,只好拿钟氏宗族来凑数,而历史上钟会他哥明明早就和钟会划清界线害怕被弟弟造反牵连,更强大的是钟会那个死了快三十年老爹钟繇也顶着张年轻人的脸一起复活帮助儿子造反,钟繇这时要是还活着已经一百多岁了。可能是因为人手实在不够用,最后的吴蜀复国军里连谯周和黄皓都加入了,历史上他俩要是这么爱国,姜维肯定会热泪盈眶吧。好在晋势力由于人少,不像魏蜀吴那样要强行塞一堆闲杂人等到可控武将里,所以剧情也相对集中一些。

晋势力if线的碾压感比魏国还强,尤其最后一关的吴蜀联军完全给人以乌合之众的印象。因为司马家原本就统一了全国,所以这条线的目的也就只剩怎么让势力中的人一个都不死了,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甚至强行给造反的钟会留了条生路,怎么想都很扯淡。与魏蜀吴把转折点放在战役的输赢不同,晋国这边是放在司马师的生死上面,这本来是非常好的思路,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历史,结果最终表现却极其令人失望。

自从六代将晋势力扶正后就一直被诟病强行洗白,因为历史上西晋是个极其糟糕的王朝,不但依靠篡位上台,而且三分归晋后不久就经历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而游戏里没办法表现这些,只好把西晋王朝塑造得伟光正,掩盖问题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批评了吴蜀两国。

本作借助if剧情的设定原本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史实线当中指出西晋建国时埋下的隐患,而在if线当中解决掉这些隐患,完成一次真正的伟大统一。西晋建国时因为权力转手次数太多,当政者又缺乏魄力,导致形成了庞大的权贵集团,事实上连一些历史学家都认为如果能在司马师手中完成统一,西晋的寿命会延长许多,因而本作让司马师来统一天下的设定可以说契合了历史。

关于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揭露武将黑暗面的敏感问题也很好回避,剧情里晋势力的理念是让才能出众的人居其位,让智者来引导万民,但我们都知道后来上台的司马衷是个著名的低能儿,这种局面就显得极其讽刺。那么可以设定为主角做错了某些事才导致了这种局面,比方说不理解司马家行为的人太多,进而造成司马师的意外身亡,司马昭则为了保护自己家人选择妥协,用扭曲父兄信念的方式换来了天下的暂时太平。这么写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洗白了司马家,但相对柔和地还原了历史,可以增加玩家的代入感,并且也让if剧情有了存在价值。

结果本作晋势力两个结局最大区别居然只是司马昭的地位和性格变化,并把历史线的表现重点放在了司马昭的个人成长上面,整个剧情就是贾充不断想办法把司马昭培养成王者,其格局之狭小令人汗颜。虽然晋势力if线是唯一一个完全原创的剧本,其主题思想没有任何参照对象(魏国if参考曹操传,蜀国参考英杰传,吴国和吕布参考355),但能把剧情搞得这么敷衍,说明编剧还是更适合去弄一些不动脑子的俊男美女贴图偶像剧。

《真三国无双7》中五大if线剧情解析

吕布

吕布传路线里进入if剧情的条件有三个,分别是华雄存活、王允存活、送袁绍人情。

吕布传的剧情分支发生在定陶之战,也就是曹操夺回兖州驱逐吕布的那一战。历史线里吕布因为孤立无援在定陶被曹操耍得团团转,于是逆转条件就是不断给吕布拉外援,好让他躲过一劫,比较有趣的是,这一关拉来的三个外援里有两个在后面都成了敌人。

因为这一代转正了吕玲绮,使得吕布和貂蝉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因为不能让貂蝉明着当小三,于是设计者利用if剧情的设定,让吕玲绮只在历史线出场,貂蝉只在if线出场,选剧情分支的同时也在女儿和小三之间完成了选择。结果八代取消了if线之后,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导致貂蝉和吕布之间的情人关系也被取消,连环计的剧情从为了女人变成为了打架,让人怀疑吕布的颅骨里是不是长了个拳头。

if路线的关卡共有四个,分别是徐州侵攻战、吴郡攻略战、官渡迎击战、长安夺还战。实际上光荣做吕布的if剧情已经有很多次了,352M、355以及三国志战记2里都出现过,可以说对吕布情有独钟,甚至在三国志7里选吕布军时和魏蜀一样都有专属bgm(吴国却没有),无双大蛇 魔王再临里吴传剧情也差点写成了吕布传。后来光荣做玩家调查发现中国人普遍不喜欢吕布时还感到十分意外。

if关卡的剧情相对比较接近355的吕布传,也就是吕布到处揍人打遍天下无敌手,最后和各路势力组成的联军展开一场大决战。这条路线的吕布虽然依旧是狂战士属性点满,但会听从陈宫的计策,还会还别人的人情,显得比较有魅力,当然历史线里也有疼爱女儿的闪光点。

因为剧本的时间比较靠前,不用担心没有对手打,所以出场武将相对正常,但在最终关卡里由于是李傕担任boss,而李傕手下又找不出几个有名字的武将,于是徐荣李肃董越董璜等早已死去的董卓军老人又纷纷诈尸。吕布打袁术很不科学地跑到了去吴郡打,并且给孙策(小霸王)来了段武力巅峰表现,让人想起联合突袭里的吕布大战项羽(霸王)的场景。

总的来说吕布传的if路线本身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但和蜀国剧情一样因为在历史线里留了许多遗憾,所以强化了逆转效果。而最后的结局也是复刻了355,吕布登上帝位后用强大的实力压服四方,算是个比较标准的日漫结局,宇智波佐助肯定会点个赞,让人想起最近在战国无双5里当了把鲁路修的织田信长。

《真三国无双7》中五大if线剧情解析

当初我和朋友调侃时说魏国搞的是君主立宪,蜀国搞的是共产主义,吴国搞的是联邦自治,晋国搞的是独裁帝国,而吕布搞的是非政府武装组织。

总结

七代的if剧情总的来说是比较呆板的,设计机制都是保证势力武将全员存活、全体武将有登场机会、结局必定是天下太平、完成全部条件才能进入if线。在这种机制下出现了很多影响剧情表现的现象,例如边缘人物获得大量戏份,获救的人在历史剧情里长期掉线,敌人的所有方案都会失败,主角不断从一个胜利转向另一个胜利,失去悬念,己方武将突然都变得通情达理,矛盾全部化解等等。

因为要在if关卡中设计出不同特色,所以几乎每个势力都要搞定一场无聊的内讧,然后去和从不同时空中穿越而来的敌方武将进行交战,很多时候就显得非常突兀。

路线设计上,梗比较足且有剧本作参考的魏、蜀、吕布传路线表现得相对较好,吴和晋则十分糟糕。但如果直接细究每条路线的剧情设计,会发现也就吕布传设计得稍微精细点,其余几条基本水平相当,只能说吴和晋没有获得历史线加成外加主题也不如魏蜀,所以才会把缺点暴露得更加明显。

if线原本是作为历史线的补充而存在,两条路线需要对照着看才能感受到if线的温情和宝贵,这便是吴晋吃亏的地方。七代相对于剧情,把多数精力放在了游戏性的考究上,类似于武将太多、戏份不统一的问题也被融入进去,因而如果要从细处分析剧情的话会发现全部都是槽点。

三国无双里的势力偏少,某些势力甚至可以直接涵盖20个武将,那么无是设计个人剧情还是if线,如果想要像七代一样面面俱到地去表现,最后的结果肯定只能是差强人意。八代采用只给少数武将追加if剧情的模式,其效果就要比七代强上许多。如果能把这种机制发扬光大,也就是在国传里设计出多个分支路线,充分配合武将的个性和历史经历,其效果必然会远超七代。

不过基本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game/gl/451215.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