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读后感

茅盾的散文与《白杨礼赞》

文/马家骏

茅盾的散文有很高的成就,抗战以前出版有《茅盾散文集》、《话匣子》,其中杂文打击了国民党的卖国求荣,揭露了反动文艺的危害。茅盾的抒情散文,更是优美的散文诗,其特色是美妙的抒情、含蓄深刻的象征、形象的比喻和细致的描画,以及雄浑的气魄。如在《黄昏》中写道:

海是深绿色的……喷着愤怒的白沫,……

风在掌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象个大眼睛,射着金光……

……这上头,半轮火红的夕阳!

半边天烧红了。……

风带着永远不会死的太阳的宣言到全世界,……

……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有风,有雷,风夹着雷声!

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

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在《雷雨前》一文中也写到:“满天里张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但是“猛可地电光一”像“幔外的巨人”挥着大刀咆哮“让大雷雨冲洗出个清凉的世界!”这些文章虽有高尔基《海燕之歌》的影响,但那是时代的呼声。

抗战期间的散文有《炮灰的洗礼》、《见闻杂记》及《生活之一页》等文集。这些多是大后方社会生活的缩影,它们不但犀利、精美、深刻,而且更为朴实,不显晦涩。如《白杨礼赞》一文就是较好的代表作品。

解放战争时期茅盾的散文都收在《时间的记录》一书中。

解放后,茅盾在报刊上也发表了一些散文,如曾选入高中第六册中的《剥落“蒙面强盗”的面具》,就是尖锐、深刻的杂文。

茅盾的散文无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值得作家学习、学者研究。

《白杨礼赞》一开头就点了题:“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这不仅提示了它所表现的内容,而且确定了这篇文章的情调:不是着重描写自然景物,也不是旅行见闻的记录,而是要赞美由见到白杨而联想到的、由白杨象征的北方农民大众、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精神。

紧接下去,作者并没有空喊赞美,而是首先迂回曲折地描写令人振奋的白杨最初一刻被发现前的大自然的风貌和情绪(这些并不是静止的):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扑入整个视野的黄土高原的外壳与绿田(祖国的大地、劳动人民的血汗结晶)。白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它像守卫祖国大地的哨兵,它会使你振奋、清醒。旅客回不由自主地站在车上惊叫:“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代表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树!”

作者说白杨树的不平凡,而是说它力争上游,在北方的风雪压迫下倔强挺拔、努力向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人们从它的伟岸、正直、质朴、严肃,联想到坚持敌后抗战的人民。白杨树的不平凡正像它象征的北方农民和我们民族解放斗争所不可缺的朴实、奋进的精神一样不平凡。作者高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实际是赞美我们民族的斗争精神。

作者之所以使用象征手法,从时代来说,当时反动的书报检查制度严酷;从作者个人来说,当时南北奔波,没可能把民族的斗争精神写成长篇小说一类作品;就对象本身来说,白杨树确实与民族精神可以对应。

一般说来,象征的事物与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表现上有共通之处。白杨树的傲然挺立、坚强不屈、靠紧团结等等特征与北方农民抗击日寇的民族斗争精神相一致。尽管北方有老态龙钟的松柏、屈曲婆娑的槐柳,但作者只能选择白杨树用以象征。

作者用白杨来象征,不是偶然的。作者只有对后者在思想感情上有高度崇敬和共鸣,在生活感受上有深刻难忘的印象的时候,才能做到。

茅盾在1940年12月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特点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的枪尖的刺刀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它们两个。”(《风景谈》见《茅盾文集》第133页)可见,正是因为作者对民族精神的高度崇敬,对解放区军民生产、战斗、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精神、生活有深刻的感受,所以作者在南下途中看到白杨树经过想象与联想,把着具有象征性事物的特征,发掘出来,加以艺术创造,使白杨成了北方农民的化身。茅盾从及普通的白杨身上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东西,把它艺术化,写出了这篇名作。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duhougan/139604.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