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书香法苑】《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书香法苑】《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与大家分享一本书,名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中央党校副校长何毅亭策划,学习时报社成立采访组,对习近平总书记延安七年知青岁月中的共同经历者、知情者进行访谈,从“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于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该书文字朴实、事例生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对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锤炼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励志成才指明了方向。读完这本书,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的许多优秀品格深深感染了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是勇于艰苦奋斗。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他当年在延川农村插队,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五关”的历练。但比起生活和生理上的苦,精神上的磨难更苦。知青王燕生在书中提到:“习仲勋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解决,他的家庭受到的冲击太大了。要寻找一条从梁家河走出去的路,对那时的近平来说,实在是太艰难了。这种困境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是一种精神上的磨难,这种苦远远超过了体力上和生活上的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然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从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反而选择坚强,敢于吃苦,勇于顶住压力,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

二是善于勤奋好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里,从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甚至是“痴迷”阅读。村民吕侯生在书中提到:“近平特别爱看书,他的炕上都是书,一得空闲,就捧着书看,干了一天活,累得不行,他还点着煤油灯看到半夜,经常熏得脸上都是黑的。”“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当时,我并不觉得什么,现在想起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同龄人都跑出去玩耍,他还能饿着肚子坐得住,能踏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这确实需要一定的定力,需要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青年习近平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快速发展,知识快速更新,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淘汰。读书学习,不仅是跟上时代步伐的需要,也是开启智慧、滋养心灵的需要,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工作方式、生活方式。

三是具有家国情怀。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矢志不渝的信念。村民王宪平在书中说到:“习近平同志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帮助老汉拉车,帮群众找猪,为救治受伤村民而急坏了……这些都是习近平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一心想着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试图改变当地落后面貌。习近平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人民服务。任梁家河村支书后,习近平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设沼气池,解决了当地缺柴烧的问题;还修建了淤地坝,办了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以及磨坊等,切实解决了村民们一系列的劳动和生活需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正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爱民为民的家国情怀,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处于一个最好时代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方得始终。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duhougan/138295.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