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鬼片唤醒了我童年的梦魇,看完内心压抑!
小丑,是人类文化造物史上最违背初衷的造化。原本创造它是用来取悦众人的目的,发展到现代,竟然逐渐的蔓延成恐怖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旁支。时至今日,原本给人们带来欢笑的喜剧角色,已经使得观众被它自身所带来的狰狞与恐怖惊吓到失声尖叫。
在精神病领域,有专门的针对它的科目“小丑恐惧候群症”,在犯罪史上,“杀人小丑”是一个醒目的犯罪案例,而它最为活跃的文学与影视领域,更是被作为一种典型而大书特书。
今年好莱坞有两位重量级的小丑面世,一位是DC/华纳用来跨世纪的转型作品,哥谭镇的罪恶之王。另一位,是恐怖领域巨擘斯蒂芬·金的去年票房大红作品的续作——《小丑回魂 2》。
前尘往事,27年轮回的罪孽!
人们之所以害怕小丑,原因除了小丑面部浓厚的颜料以外,更进一步是因为那种夸张的笑容的装束之下,表演者真正的表情所带来的未知恐惧。
这样充满未知,面临着无数危险与不确定的化妆特质,让习惯把控一切为自己创建安全感,习惯了感官舒适的成年人,是一种潜藏的恐惧。
而这一种特质,在大师级别的斯蒂芬金笔下,添加了八十年代的特殊历史背景,加了一点克苏鲁神话的渊源,以及孩童那种软弱无力的无辜感,反其道而行之,成就了他作品系列里邪恶指数第二的恶人——小丑 ,潘尼怀斯。
潘尼怀斯是德里独有的罪恶承载体,他每隔27年出现一次。每次都要完成足够数量的杀戮,才会心满意足的进入沉睡期。而他总是拿最软弱无力的孩子作为伤害对象,成为他最为人所厌恶的一点。
童年阴影是立身之本
潘尼怀斯是德里的罪孽化身。德里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小镇的浓缩,它代表着所有白人至上的小镇里必然的所有罪恶。特殊环境之下的那些欺凌霸道,影影绰绰露出来的暴力倾向,民粹主义与种族主义的相互博弈,恐同心理与女性地位的压制……多种意识形态的交织,在这个阳光与大雨周期性暴虐的乡下小镇时刻交织。
虽然表面上小镇人人笑脸相迎,但是很多繁荣之下的危机和矛盾,都隐藏在角落。而这种外表平静之下的暗流汹涌,孕育着别样的危险,更加会成为恐怖题材发生地的最好的载体。
作为故事的主体,以比利为首的少年帮的一群孩子,表面上阳光活泼,骨子里却是所有大人罪恶的不知名受害者,他们的反差与柔弱,成为罪恶的最好承载体和孕育体——
比尔对于弟弟失踪整件事的挫败感维持到他成年,但是仔细想想,他的罪责有一半是父母缺乏监护所造成的,这一点是他不可能理解到的;.
贝弗利从小饱受离异后父亲的暴虐,甚至是性侵;父母感情的问题,罪不在她,反而是她要承担父亲所有的失意和暴怒;
这些孩子的童年阴影,是小丑存在和肆虐的温床,也是《小丑回魂》系列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大人的漠视与不作为,使得孩子们只能自己来解救和保护自己。
而且,童年阴影作为西方心理学人格缺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X生活不和谐),是做好拿来大做文章的议题。而且这些孩子在经历了这样的童年生活以及小丑的惊吓之后,留下的心理阴影很可能会贯穿他们整个生命历程,成为最原始的梦魇。
而《小丑回魂2》在处理童年阴影的过程里露了怯。因为剧情里,比利他们脱离德里之后,那漫长的成长过程就缺失了。往好处想,是他们战胜了潘尼怀斯这样穷凶极恶的丑恶之后已然百毒不侵,凭借着这金刚不坏之身可以在现实社会里所向披靡了。往坏处想,是编导压根儿就没想过这方面的事情。
他们没有青年时期,直接就步入了功成名就的中年。见识过最原始蛮荒的恐惧之后,又经历了世间人事的千回百转,他们早应该无坚不摧了吧。但是。他们又要经历27年的轮回,再一次的回到德里,去面对记忆深处最恶毒的阴影。
童年阴影的缺失,造成叙述重心的偏离。
等到剧情回到德里,剧情第二个弊端就显露了出来——中段叙事没有重心,过于平铺直叙。
为了突出潘尼怀斯威胁的迫近,回到德里的几位主角不得不每个人再次经历一遍童年阴影,虽然添加了一些现实意义上的即时惊吓,但是,这里挨个吓一次主角来突出局势紧迫感的做法,有点儿没有达成目的,反而显得剧情拖沓冗长。
是的,为了暗示观众,主角们并没有完全摆脱童年阴影,编导把他们的噩梦添加了一点现实元素,挨个又拿来吓了一遍主角和观众。
是的,剧情用来半个小时,挨个把主角们的童年阴影拿出来,撑了四分之一的全片时长。虽然一美和劳模姐这几个都有着奥斯卡级别的演技,但是重复这样单一的惊吓模式,不仅仅观众,可能他们自己都会觉得毫无新意。
彩蛋太多变闷蛋,致敬太多撕裂整体。
叙事太散,惊吓点过于细碎,是《小丑回魂2》整体分布极端不均衡的原因所在。导演在两个多小时的剧情主线里埋藏了大量无意识和有意识的致敬和模仿桥段,细碎的填补漫长的情绪铺垫过程。
可惜构想是好的,结果却差强人意。正因为太多细碎,太过于无意识,大量的添加反而使得剧情冲突被稀释,大量细小的惊吓并没有达成一步步逼紧气氛,强调局势恶化的紧张感的目的,反而使得整体叙事莫衷一是,左右不逢源。
情节里,导演想用大量的彩蛋来填充剧情,来构建一种加深影片叙事深度的暗场过渡。可是,这样的暗场太过于明显,甚至于在宣传过程里被当作物料放了出来;
先是原著作者,B级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亲自客串,来博取铁杆书粉的关注;
然后,导演自己亲身出现在童年与现实两层时空,自己过了一把出镜的瘾;(整理货架的售货员,就是导演本尊。)
然后还特意请出偶像派多面手,编剧,导演,偶像派演员泽维尔·多兰在里面扮演了一个角色;(四妹把你的手拿开)
而后,剧情里添加了大量幻觉与无关的恐怖形象,不论是几个人初到德里的那餐被搅乱的中餐聚会,
还是后来的几个人分开之后,针对每个人童年阴影精准打击的心魔梦魇;
叠加了大量的克鲁苏怪物的描写,因此,反而削弱了小丑潘尼怀斯的存在感,造成对于斯蒂芬金那神秘的克鲁苏文化的痴迷致敬过度,侵占了应该由小丑亲自前来带来恐惧的铺垫感。
尤其是其中那种古巫术的引入和草草收尾,更是冲淡了潘尼怀斯这个人物的解读。其实,导演曾经在小片段里透露出想要解析潘尼怀斯如何变得如此邪恶与强大的意图,可惜这一团转瞬即逝。
在贝弗利的幻境里,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老照片的投影,图里的男子疑似就是潘尼怀斯作为人类时期的影像。可是这一个点在后面被彻底遗忘,完全被埋没在各种彩蛋与致敬里。
古巫术的引入,看似作为一个了解德里暗中叠加了无数年的黑暗历史的引子,可惜,最后实在无法通过展现原著里的情节来完成剧情叙述,只好仓促的改成麦克被潘尼怀斯蛊惑,落入了借古巫术传说复活潘尼怀斯的陷阱。
其实仔细想一下,德里下水道里那些鬼斧神工的地形与遗迹,绝对不是潘尼怀斯能够完成的。所以,古巫术的存在代表着另一层更加古老,更加神秘和黑暗的生命献祭。潘尼怀斯不过是生活在下水道里,了解了其中一些细节,就可以拥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在轮回作恶,那如果巫术彻底展现出来,不知道会是一个如何恢宏庞大的魔幻体系了。
其次,每27年的轮回,这次在德里居然丝毫没有引起居民的警惕与恐慌。
德里一直是一个表面平静的伪装体,但是,每27年一次的大量失踪还是成为小镇居民的心中阴影。之前,比利童年时期所经历的,很明显是成年人故作冷漠,希望用自己装不知道来稀释事件的真实性。
但是这一次轮回,小镇完全处于一种懵然不觉的态势。居民庸庸碌碌的生活,根本就体会不到被小丑日夜窥伺的恐惧。
就算之前有青年人被霸凌而死,之后又有小女孩被引诱杀害,加上比利故居那位小男孩被杀死在眼前,整体小镇居然波澜不惊,水波不兴的,宛若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平静。
所以,小镇整体的平静没有调动起来整体局势的紧张感,几位主演的紧张与暴怒惊恐,都有一种发癔症的无法带动情绪的悲凉。
头重脚轻,最后高潮不够力
导演在前两个小时用了太长的时间去铺垫潘尼怀斯复活之前的惊吓与恐慌,但是,最后一行人进入地下之后,气氛和恐怖力度就变得不够了。
《小丑回魂》第一部最后的地下戏份是一场伟大的长征,而第二部的地下戏份,就成了不痛不痒的尖叫闹剧。第一部里,比利一行人作为孩童,在体力与智力完全不能和邪恶的小丑相提并论的前提下,秉承着孩子的勇气和无畏,打一场看似无望的战争,最后还能取得胜利。整个过程里,力量悬殊的力量差,使得观众全身心投入剧情里,情愿自己去替换这几个孩子,向邪恶势力开战。
而第二部的比利几人都已经成人,他们之间与小丑的力量对比相对缩小,双方的胜负悬念就相应的缩小了。因为观众潜意识里,已经相信只要他们几个人能够齐心协力,就可以完成打败小丑的重任。
而且,最后,一群人在武力打击不奏效的情况下,突然醍醐灌顶,强行用意念来全面压制潘尼怀斯的情节,不仅仅算不上神来之笔,甚至可以说是敷衍了事!
而且,原著里面成年以后追忆年少时期的美好情景的抒情,也因为剧情的平淡而欠缺了煽情的力度。当年小分队的那些一同经历过的惨痛与快乐,在成年后的聚会变成了不尴不尬的君子之交。几个孩子经历生死达成的友谊,在整体叙事里显示不出来他们的真实感情。
他们围坐吃饭的那种感情,之后为了迎战还是逃避的分歧,最后被逼迫去地下寻找解决轮回的过程,过于戏剧化,而缺乏真实的生活触感,让观众很难在最后,为他们消灭了小丑而感到该有的如释重负。
惊吓不够,煽情不足,叙事不紧凑,三个毛病集齐一处,《小丑回魂2》用了两个半小时的如坐针毡,虽然借着第一部的口碑迅速达成了预期票房,可惜口碑却直线下滑。不经意间,它好像已经达不成今年恐怖类型年度三甲的期望了。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8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