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被列为“无法上映”,唯独李安敢拍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Noodles
仅限万达电影及旗下万达影城账号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时隔三年,李安导演带着他的全新科幻动作片《双子杀手》正式归来。
有没有发现,年过六旬的安叔,最近几部作品越发表现出对技术的追求。
这既包括了故事和角色所涉及到的电脑特效技术,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也包括了电影本身的拍摄设备和影院放映制式,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双子杀手》就像前两者的综合体,除了继续尝试120帧+3D+4K的顶级数字制式外,还要用CG技术再造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
一老一少两个威尔·史密斯的同框厮杀,便成为了这部科幻动作片的一大看点。
《双子杀手》源自一个在好莱坞“流浪”多年的剧本,早在1997年就已成型,后辗转多人之手但屡遭搁置,曾被列为“无法上映的54部电影之一”。
将它归入无法上映之列,可不是剧本故事差,而是因为这个科幻类型剧本的核心设定——
一个顶级杀手被自己的年轻克隆体所追杀,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很难完美实现。
要想表现出两个自己相遇、困惑、对抗等等富有情绪性的场面,总不能用土法的切换画面或者物理化妆方式来呈现吧?
所以,这一等就是二十年。
虽然技术完全成熟只是最近十年的事,但“自己杀死自己”的经典设定却一直吸引着众多的导演和编剧们,由此衍化出各种类型(不限于科幻)的故事。
这一设定的看点在于有利于营造悬念性、冲突性,而且还可以带出关于人与科技、人的存在等深度话题的讨论。
在李安的《双子杀手》之前,已经有不少类似的电影出现。
先来看一类“远亲”。
这类影片中会出现自己杀死自己的关键桥段,但以悬疑烧脑为主打,典型当推以环形叙事闻名的《恐怖游轮》(2009)。
片中女主角举枪朝向另一个自己,以及在甲板上看到自己杀死自己的画面都是令影迷印象深刻的段落。
但《恐怖游轮》不是科幻,所谓的“另一个自己”是架空想象出来的,里子还是在谈基督教原罪,因此把这一类归于“远亲”。
与《双子杀手》更接近的,还是要从同类的科幻片中寻找,这其中又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的关键词是平行宇宙。
所谓平行宇宙,就像并行轨道上行驶的车,彼此相安、各自运行,可是一旦有交叉,定会发生不可测的后果。
李连杰在打入好莱坞后曾主演过一部科幻片,名叫《宇宙追缉令》(又名《救世主》),讲的就是在平行宇宙中杀死自己的故事。
影片自建了一个世界观。它首先设定,在平行宇宙中有N个自己,一股恒定的力量连结着各个平行宇宙中的分身,而只要一个消失,分身的力量就会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因此,一个狂徒出现了。他违抗平行宇宙法则,任意穿梭到各个宇宙中杀死另一个自己,不断将力量转移到自己身上,直到只留下他一个。
也就是说,他将变成宇宙中唯一的“我”,即“The One”。
李连杰饰演的正是这个狂徒,片中他与最后一个“自己”厮杀,两个李连杰一邪一正,大打出手。
可惜,受当时特效技术条件所限,在表现李连杰VS李连杰时,两者真正同框的画面少之又少;
这是全片唯一一个真正同框的画面
打斗场面多是以一正面一背面的粗暴切换方式呈现,替身也很容易认出,观赏效果大大削弱。
第二类的关键词是时空穿越。
举一个例子,囧瑟夫和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环形使者》(2012)。
片中设定了一个可以进行时间旅行的未来,囧瑟夫饰演一个赏金猎人,专门处决从未来传送到现在的特定目标人物。
然而有一天,他发现被传送过来的那个人正是未来的自己时,他犹豫片刻并导致对方逃走,由此引起了一连串的意外。
囧瑟夫与威利斯大叔相貌差异大,硬是用CG换脸显然不合适。
演员采用的方式是借助面部化妆以及嗓音、表情模仿,年轻的囧瑟夫还真做到了与威利斯的形似与神似。
《环形使者》除了自己杀死自己的设定外,还在结尾完成了一次环形叙事——
老威利斯回到过去想杀死未来的暴君“唤雨师”(彼时尚为儿童),阴差阳错下竟发现,这个孩子之所以后来成为“唤雨师”,正是自己一手所为。
为了打破循环,在旁目睹这一切的年轻的自己,选择自我结束生命。
这就很像《蝴蝶效应》(2004)结尾,男主角为了修补过去的错误,最终选择回到母亲子宫,在生命原点处自己用脐带勒死自己。
与《环形使者》同属时空穿越类,但叙事更复杂的一个典型例子是2015年的澳大利亚电影《前目的地》。
这部电影概括起来的话,是一个自己遇见自己、自己爱上自己、自己生了自己、自己追踪自己、自己杀了自己的“奇葩”故事。
尽管有男女主角之分——伊桑·霍克饰演的时间特工和莎拉·斯努克饰演的作家,但看到最后必会发现,他们竟然是同一人!
澳大利亚女演员莎拉·斯努克贡献了雌雄同体般的演出,她的男装扮相还无比接近莱昂纳多年轻时的气质,存在感完全不输伊桑·霍克。
再进一步,你可以把整部电影看成是一部独角戏,变性、毁容元素的加入让这部自己与自己相遇的时空穿越电影更加扑朔迷离。
当你get到这一点,可能会深陷在衔尾蛇般周而复始的时间漩涡中,也会对人的命运、存在这些话题有更多的体会。
第三类的关键词是克隆。
即不走架空式的悬疑烧脑,也不玩时间游戏,直接点明另一个自己是克隆体。
《金刚狼3》(2017)里出现的那个年轻狂暴的金刚狼X-24便是利用罗根的基因复制的克隆体,一架纯粹的杀人机器。
所以,对比来看,《金刚狼3》中一老一少两个金刚狼的设定其实是最接近《双子杀手》的。
片中的青壮版罗根是通过特技替身演员+面部动作捕捉完成,当时的技术已经足够成熟。
所以金刚狼VS金刚狼的残暴动作场面极尽渲染,再也不用像《宇宙追缉令》那样用土法拍摄。
以上,便是小万为大家准备的关于“自己杀死自己”这一经典设定的三类相关电影。
回到《双子杀手》,这部电影算是李安在《绿巨人》(2003)之后再次试水科幻动作。
在导演特辑里他自我解释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其实是同一个题材。
故事里的角色都在回望年轻时的自己、探讨纯真的丧失、反照中年之后的心境。今年已经65岁的李安,已不得不去思考这些问题。
再仔细想想,其实《双子杀手》也依旧带有李安一直以来对父子、代际关系的探讨。
当然,这些主题不见得多么新鲜,大家还是尽情地去享受李安导演为我们带来的全新视觉体验、看一老一少两个威尔·史密斯的同框对决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