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动画原声创作背景
《三体》的动画原声终于在2023年8月19日上线流媒体平台了。虽说我参与其中的比重并不多,一共只有8首作品。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参与动画剧集的配乐,投入了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也因此这两年的个人单曲发得都比较少。所以想要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由于一些技术原因,最早上传的版本中有四首曲子的音频有一些问题,目前已更新替换,请清理APP缓存后再听,我之前发布的视频版本的音频是准确的)
1.‘琴’
最开始想要在“古筝行动”中加入古筝是比较突发奇想的,因为本来这个场景其实不涉及传统中国元素。但我之前一直喜欢用古筝的插件做一些比较怪的音效,所以这个计划的名称让我想到了使用古筝-让乐器和行动做一波“名义”上的联动。为了体现纳米丝的切割感,我将很多古筝录制之后倒放,整体听感上古筝不是承担旋律而是“音效”和“氛围”的角色。正放、倒放、以及正放与倒放的叠加;实录古筝、插件古筝、以及实录与插件的叠加。同时古筝的音高也在各种微分音之间波动,制造出一种不稳定性与紧张感。在这里也要感谢叶逸斯的古筝演奏,非常有韵。说来也很巧,在刚开始创作古筝行动的时候我还没有录制《中国潮音》,本打算是继续用古筝插件模拟,加效果器,可后来就真的遇见古筝演奏家,一拍即合,属于是天赐良机。
2.巨擘
“审讯叶文洁”是导演让我配乐的第一个段落,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测试我是否具备配乐的能力,因为我之前从未参与过长篇剧集的配乐,大家心里都没底,包括我自己。这个段落主要的压迫感来自于视角的选取:卫兵的紧张感,审讯者的语言方式等等。尽管叶文洁这个人物本身并不可怕,但人们对她的畏惧来自于她的“深不可测”,在公众认知层面上她与三体人是连接在一起的,更像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后半段的压迫感来自于三体人已经出发的讯息,大量不和谐音程的堆叠、半音爬升。同时加入了一些声音设计体现一个未知而恐怖的高级文明。这段配乐的初版提交之后,导演虽觉得细节有待调整,但至少音乐风格的大方向是没问题的,所以算是通过“检验”了。
3.∑
危机纪元下的城市氛围渲染。体现不是太有生机的城市,同时也是为接下来的罗辑车祸做铺垫。这里有个小遗憾,本来后面的逻辑车祸也是我做的,但是在修改过两版之后依旧没有找准方向,与此同时我又正在录制《中国潮音》,节目上的创作压力也很大,我这边的返稿时间也比较慢,后来就没让我做了。(所以我退赛是真的忙)
4.力的四分之三
面壁者登场。其实从电子音乐的视角看这首歌,是比较“复古”的。当然这与导演最初给到我的参考方向也有一些关系(我最开始有点想做得更Trap一点,但是确实也发现氛围和情绪上不是太合适,雷迪亚兹的登场会像是一个rapper)。这个段落有意思的点在于赋予不同的面壁者不同的音乐元素,他们先后出现但是最终要合在一起。这种方式与传统的用旋律代表角色的方式有所不同,我认为在配乐手段上是存在更多的可能性的。碰巧希恩斯的出现场景是日本,所以感谢尺八神给我录了段尺八,增添不少风味。
5.埙
从《力的四分之三》到《埙》中间间隔了很长时间,我甚至一度以为我的配乐工作都已经结束了。如果说前面的配乐段落多少是现实一点的,往后走的音乐多少就比较“玄幻”了。这是我接到的任务中明确告诉我需要用音乐表达一个高维物体的,并且带有推理,和接近它的过程,所以电子音色设计的比重很大。从前面大量的叙事性紧张情绪铺垫到最后与球闪直接接触时候的“量子态显现”,无不充满怪异的声音设计元素。这首歌也可以算是我整个配乐项目中最放飞的一首,基本没怎么改过,因为整体的情绪本身就非常适合我原本的风格。
6.观察者
为了更好的制作配乐,我在近两年有去自学一些传统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其中一个比较吸引我注意的就是拍子,也可以理解为节奏。我平时常听和常做的电子音乐几乎都是4/4拍,所以别的拍子比较少涉猎。7/8拍在影视配乐中其实蛮常见,由于人耳预期会有8个拍子,但是它到第7个就进入下一个小节了,所以会让人有一种未结束的紧张感、急促感,常用于动作戏等等。《观察者》就是对这个节奏型的一种尝试,而且这个段落本身也比较偏“动作片”。(我之后也把这种思路运用到了自己的电子音乐作品中,《泰好听》就是一次5/4拍的尝试)
7.逃逸速度
毫无疑问的,《逃逸速度》是我参与制作的配乐段落中,情绪最复杂,运用技术最多,工作量最大,难度最高的一个:既有动作戏,又有感情戏,同时还要与高维物体相遇,既要有紧张的氛围渲染,又要有独特的、新鲜的声音设计,还要有感人的旋律、和声,并且要在这之间来回切换!其实整个段落的前半段是我擅长的风格,运用了很多电子音乐与管弦的结合。但段落的最后是非常抒情的画面,由于剧情上这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导演并不希望音乐是比较割裂的由两个人完成的,最好是能由前面的情绪慢慢过渡,延续下来,所以赋予了我这个艰巨的任务。其实我和导演都知道我不怎么擅长这种抒情的画面,不过还是让我尝试一下。结果后面的抒情的段落大概就只改了一两次,前面倒是修改过不少版。这首作品我个人认为也是我涉足配乐领域以来的一次突破(当然未来还有更多路要走)。
8.“来了”
经历了《逃逸速度》的“打磨”。《“来了”》相较来说就比较轻松了,一些比较未来的音色设计打底(所有与球闪有关联的音乐都有类似的音效设计去点题),配上节奏。这个段落主要是渲染球闪吞噬的压迫和悲壮,以及在这种情况下,罗辑的未知的命运。这首也是几乎没有怎么改过。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74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