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英雄”的诞生背后,通过《大闹天宫》展现压迫与反抗的对峙
1941年,万氏兄弟合作完成了动画《铁扇公主》。在这部动画中,他们首次创造了孙悟空的动画形象。影片一经推出,立刻引起轰动,在上海放映个半月,票房独领。
巨大的成功使万氏兄弟信心大增,从小热爱《西游记》的兄弟俩开始准备把激动人心的“大闹天宫”搬上大银幕。虽然一切已准备就绪,但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电影公司老板毁约撤资,计划最终被放弃。后来在50年代中期,万氏兄弟终于圆梦,动画片《大闹天宫》有缘问世。
石猴出世,水帘洞开。美猴王孙悟空引众猴在花果山操练生息,却苦于没有一件趁手的兵器。石猴到东汉龙王处寻找兵器,龙王应允,拿出几件均不称意。龙王只得带他见识当年大禹治水留下的定海神针。
悟空一见欣喜,当即把那如意金箍棒收入囊中。失了镇海之宝,龙王气急败坏,上天庭向玉帝告状。玉帝决定把猴王召入天宫,严加看管。
他派太白金星来到花果山,召孙悟空上天宫。悟空来到玉帝面前,被封了一个称作弼马温的小官,掌管天庭御马。猴王对天马采用放养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却因不愿屈从马天君的官威,反出天庭。托塔李天王奉命下界,悟空大施法力,先后斗败巨灵神和哪吒三太子。李天王铩羽而归。
天庭再商对付猴王之策。玉帝再次采纳了太白金星的建议,招安孙悟空,让他看管蟠桃园。悟空来到蟠桃园,尽情大吃仙桃,却从七仙女口中得知自己没有被邀请参加桃会。他感到受了玉帝欺骗,于是大闹蟠桃会偷吃太上老君仙丹一度反出天庭,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
玉帝震怒,再派托塔李天王率十万天兵下界捉拿。
于是花果山前,双方摆开阵势。孙悟空先战胜了四大天王,后又与二郎神施展诸般变化斗法,拼得不相上下,但因被太上老君暗算,遭到擒拿。然而,处刑台上,刀箭雨,皆奈何悟空不得。太上老君将其放入炼丹炉、却反助悟空炼成火眼金晴。于是悟空踢倒炼丹炉以一人之力对抗天兵天将,赶走玉帝,大闹天宫。最后,孙悟空得胜回到花果山,与众猴欢庆一堂。
《大闹天宫》最为突出的成就,就是塑造了悟空这个英雄,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看这个英雄是怎么“炼”成的。
个方面,便是民族风格元素。
要将动画与迪士尼等欧美动画区别开来,亮出自己独特的风采,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挖掘自己的民族特色,为“英雄”赋予式的特点。《大闹天宫》的特色便得自戏曲。
电影中孙悟空的面部形象明显模仿了京剧脸谱,而他“拧麻花”式的身形站法和“手搭凉棚”等手势也借鉴自我国的传统“猴戏”。当然,不只是孙悟空个人,这种民族特色还体现在这部动画的方方面面。
片中美猴王初登场段,是先由两只小猴用月牙又挑开水帘,立即给人种京剧帷幕拉开的感觉。而影片的配乐,主要使用了京剧、昆曲等音乐,特别是在打斗戏份中,音效主要以京锣鼓构成。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大闹天宫》及其英雄人物的式特点。
个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便是其中的“人民性”。
《大闹天宫》诞生于60年代,正是我国面临内外交困,而同时又呼唤着一个人民的英雄人物出现的时刻。《大闹天宫》的导演万籁鸣明确意识到了《西游记》中潜藏的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冲突,所以他去掉了原著中孙悟空修行和闯地狱等情节,而突出了孙悟空和以玉帝为代表的天庭之间的矛盾,以便充分展现孙悟空这一反抗压迫的人民英雄形象。
影片的构图正是为塑造和凸显这一人民英雄形象而设计的。
在整部电影中,孙悟空与玉帝几乎不出现在同一画框中,这代表了二人的势不两立。而仅有的两次同框,则意味深长。
次同框,玉帝只出现了脚部。紧接着的画面,是以种仰视的视角来呈现玉帝。玉帝作为一个压迫者的形象由此跃然银幕。但到次同框时,孙悟空已踏碎灵。画面以从孙悟空后方仰视的角度来表现,孙悟空看起来无比高大,远处的玉帝则显得十分渺小。
人民英雄便在这种对压迫者的驱逐中获得了血肉。
延续这一英雄思路,导演万鸣对故事的结局进行了的改动。熟悉《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孙悟空大闹天的结局是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而在《大闹天宫》这部动画中,如来佛祖没有出现,孙悟空没有被打倒,他回到了花果山,胜利就是故事的终局。这不经意地显露了60年代“青春”文化的气息,也表达了当时的对“新人”的呼唤:
这是不会被打败的反抗之力,这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青春豪情,面对着深沉黑暗的现状,它终将以“英雄”的光芒刺破一切压抑,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美好明天。
悟空不死,大圣归来。或许,这是今天美猴王对于我们的意义所在。《大闹天宫》绝非是传统《西游记》里的那个故事,更多表现的是压迫下的反抗精神。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美言不文娱乐社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37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