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先听那个
“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生活中听到这样的发问,你通常会如何选择?事实发现,大多数人会选择先听坏消息。
受访专家: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宋崇升
本期编辑:张筱悦
坏消息更吸引人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那些负面消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人尽皆知。
尤其是信息时代,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在各大门户网站新闻频道、论坛、微博,甚至一些社区网站,那些负面的、有噱头的内容通常能迅速引起广泛转载和评论,到底是为什么?
猎奇心态
坏消息往往涉及不能公开的、难以告人的内容,甚至可能会涉及一些真相,这对人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所以,听到坏消息的感觉,就像背后听到“八卦”一样,会有一种得到了不为人知的消息、先知先觉的优越感,也有一份如获至宝的激动。
“比惨”心理在作怪
坏消息是个“减压阀”,不顺心时看到坏消息,会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当今社会每个人压力都很大,生活中充斥着不如意,看到别人的处境比自己更坏,会获取一种隐隐的心理安慰。
源于天生的忧患意识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在人类的先祖中,善于察觉到威胁的人更可能存活下来。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坏消息的关注成为一种生物保护机制。这也是为什么面对好消息和坏消息时,人们往往选择先听后者。
女人更易受影响
与男人相比,女人听到坏消息时更容易往心里去。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神经科学家对56位志愿者进行研究,将志愿者分成两组,分别阅读消极新闻和中性新闻,并参加模拟求职面试等充满压力的任务。
在整个过程中,研究人员一直测量志愿者的压力水平。结果发现,女性志愿者更容易记住坏消息的细节,而男性志愿者则不会这样。
美国杜克大学心理与神经科学教授雷德福特·威廉姆斯认为:“出于保护后代的需要,女性对潜在的威胁更敏感。这种压力反应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如何应对坏消息?
不管是向别人传递坏消息还是接受坏消息,都不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怎么做才能避免带来负面影响呢?
传递方
坏消息晚上说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承压后的反应因时而异,在晚上听到坏消息,受打击程度相对较轻。研究人员解释称,当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时,身体会紧急释放出皮质醇。
皮质醇是人体最主要的应激激素,会维持血管紧张度、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人体的皮质醇含量在早上呈现出较高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因此,如果想让对方面对坏消息时尽可能稳定情绪、泰然处之,最好是在晚上公布。
别在高兴时说坏消息
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建议,别人兴高采烈的时候最好别说坏消息,而在对方焦虑、有压力的情况下告知,这样对方反应和处理起来会更容易些。
研究者认为,处于压力下时,人更容易看到坏的一面,与此相对应的,接受和处理负性事件的反应比较迅速,这是人类灵活适应能力的表现。
不要夸大和隐瞒
传递消息时一定要客观,尤其是传递坏消息。不要夸大,也不要隐瞒。夸大的坏消息可能造成他人的慌乱,形成不良传播。隐瞒部分事实,如果当事人事后发现,可能会备受打击,更加难以接受。
接收方
不要从网络上道听途说
我们可以用网络来减压,但是切不可沉迷其中,更不能一味听信某个论坛、某个发布者的消息。把业余时间留给家人和朋友,这种真实的感觉会让你的内心更加充实、可靠。
不要人云亦云
面对一些重大消息,应理性思考、综合分析,可以通过消息是否来源于可靠的主流媒体,来进行客观的判断,不要自己吓自己,更不能人云亦云,一方面不要让自己成为坏消息的发源地,另一方面要擦亮眼睛,正确判断各种消息
养成积极的心态
快乐积极的人不会总是盯着生活的阴暗面,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关注坏消息,而且喜欢发表一些尖酸刻薄的负面评论,甚至生活中也喜欢发牢骚,不妨反问自己是消息太坏太诱人,还是自己的心态变坏了?▲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3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