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动画片:教科书式的引导,是影片本质魅力的彰显
文|尢曰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马尔克斯
要说真正做到“不在意自己所遭受的一切,却唯独把自己一身的气力用在对艺术的热忱之上”这种程度,马尔克斯这句话的定义用在文森特·威廉·梵高的身上,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尽管梵高用尽一生去追求他心中的艺术,创作出那些他引以为傲的作品,但是也只在他死后才得到人们的重视。
同样,于17年上映的影片《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也是被不明真相的群众定义为“迎合喜爱梵高的粉丝”所上映的一部“吸粉指南”。
梵高作为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艺术大家,不仅其名声大噪的画作受到各界人士的追捧,其个人的名声也都可以用家喻户晓这个词来形容。只要是在涉及梵高作品的方面,人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也是随着这个时代网络的发展迅速,梵高的画作无论是在装潢、设计、审美艺术、描摹作品都能占得一席之地。
他的画作不似约翰内斯·维米尔和莫奈的作品那般注重表现的技法和独特的风格,而是在作品造型上极大的呈现自己鲜明的个性。
即便是同为一个时期的艺术大家,人们却对梵高的画有着极大的“追捧”之意。反而对莫奈《草地上的午餐》没有印象,对《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也叫不上维米尔的名字。
- 克劳德·莫奈: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尤其注重光影和色彩的微妙变化,在背景颜色的层次上追求丰富,才能给画面带来色彩斑斓与清新爽朗的效果。
- 图片为莫奈于1865年致敬马奈的同名作品所创作的《草地上的午餐》。
- 约翰内斯·维米尔:作为风俗画的代表人物,在色调上,维米尔擅于运用蓝、黄两种色调,表现漫射光线的微妙变化;造型上,注重大色块描绘近于几何形的大形体,使画面充满空间感;整体上,强烈的视觉效果也让画面显得宁静而庄重。
- 图片为维米尔最伟大的作品,被誉为荷兰“蒙娜丽莎”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可就是如此,与梵高齐名的画家比比皆是,却没有一个是在当下这个时代里,赢得人们犹如“追星”一般狂热的追捧。梵高虽然做到了,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声音,就像我在该电影的评论中所看到的一句高赞评论:
这时代人人都可以理直气壮自称热爱梵高,但绝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承受他受过的苦,甚至连想都不愿意想。
人们对梵高的热爱只是追求片面吗?
在我看来,即便是不摆明自己热爱梵高的初衷,在这个快节奏的网络时代,人都容易受周边热门的话题所影响自己的兴致取向,这不是我们拿来显摆炫耀的资本,而是出于对审美艺术的直观追求,所定义的个人兴趣。
而执导《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团队亦是如此。本着对梵高先生的生平探讨,才制作出的一部“回忆录”。
于我而言,该影片在致敬文森特·威廉·梵高的同时,也是以影片的形式为我们演绎一段励志人生,在引导我们认识梵高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可歌可泣的向上精神。也正如我在标题所示意的“返璞归真的决心”,才是《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上映的本质。
内容层面:以阿尔芒送信为故事脚本,诠释影片对人的教化核心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创作是根据梵高留下的800多封信件来还原梵高传奇的一生,电影也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经数百名画家的通力合作,以创作出的56800幅油画投入到电影的制作当中,才有了这部全长95分钟的油画电影。
对电影的赏析不仅要注重其呈现背后的努力,更要重视电影本身所传达的教化核心,这才是身为一个合格观影者所具备的素质。
①对个人立场的纠正
电影的开始,以年轻的邮差阿尔芒和人打架为切入点,将视线聚焦于那封寄给提奥的信——梵高所写的信。阿尔芒为了这封信不惜和他人大打出手,最初在他的观念里,这就是一封无法寄出的信。
在了解了小镇上的人对梵高所持的孤立态度,也更让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邮差不由得望而却步——他不想为一桩买卖得到他人的白眼。“不想找麻烦”这样的心理在阿尔芒的身上表现的极为明显,换做是一个正常人,也是极为抵触的。
但是最终他还是被父亲鲁林的执着所打动,踏上了送信的道路。
并且在送信的过程中,阿尔芒也逐渐涌现出对梵高生平经历的好奇。在一个个线索浮出水面的同时,他也开始试图找出梵高之死的真相,从最初假借“梵高之友”的名义打探不同人对梵高的细枝末节,到最后真正被梵高坎坷的人生经历所打动。
这看似一场寻找真相的探险,实则是对一个不明真相的人的指引,带领他走出舆论的怪圈,进而坚守自己对他人明确的认知。人都容易受舆论左右,干扰个人对独立立场的思考,致使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阿尔芒就是如此,在听信了周围邻居对梵高的不友言论,进而上升到梵高对自己家庭的影响,才做出了最初“不理智”的判断。
②对尊重他人的培养
无可厚非,整部影片都围绕着梵高之死的谜团为故事框架,虽然充斥着不同人物对梵高的态度,甚至掺杂些使观众压抑的成分——不同人所持的态度间接的导致了梵高的死亡。究其原因,还是要回归到舆论的起点上。
例如,母亲的漠视、邻居的排挤、女佣的厌恶、船夫的冷漠、雷内等人的捉弄以及加歇医生的嫉妒,都在本就孤独的梵高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疤。
孤独的梵高在遭受了太多来自周遭的恶意,他的内心脆弱而敏感,再加上好友高更的离开和爱慕之人玛格丽特的疏离,他最终选择不治身亡。并留下他对周围人、对这世界最后的善意:
“也许这对每个人都是最好的。”
如若不是舆论从中作梗,又怎么会让这位孤独的画家从小就遭受来自家庭、社会的双重否定,以至于让不明真相的阿尔芒认为:“只有脆弱的人才会去自杀”这样的错误判断。
假使人们能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善意,这个本就处在抑郁的传奇画家是不是就能感知多一点这世间的美好。在我看来,抑制黑暗的是无非是那些生活里琐细的日常点滴,以及那些细微的善意和尊重。
③对理想追求的热忱
即便在影片的最后,也没能完整的讲述梵高的死因,但经历了一系列对真相的探索,我们(阿尔芒)也已经切身的领悟到梵高留给我们最后的真谛——对个人理想执着的追求。
他在寄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下他初次接触绘画的真情实在,在也是驻扎在梵高内心深处最纯洁的愿望,
我在大多数人眼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籍籍无名之辈、毫无存在感、一个满脸苦相的人,是一个以前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任何社会地位,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底层的人。
即便如此,即使这些都是事实,将来某一天,我会用我的画作向世人展示,我这个籍籍无名、毫无存在感的人,对艺术的热忱。
纵使命运多舛,梵高却始终是一个热爱生命的艺术家。生活的打击让他无奈选择离去,但生命的抽离却不意味着绝望。反之,他像是完成了降临世间的任务——他是如此的解脱,如此的坦然,死亡也阻止不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正如画家丰子恺对他的评价:“梵高的全生涯没入在艺术中。他的各时代的作品完全就是个时代的生活的记录。在以艺术为生活的艺术家中,梵高可以说是一个极端的个例。”
这对于正值拼搏的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告诫。
理想是一辈子的事,生活也是一辈子的事,这两者不冲突。只不过,人生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无论如何都应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在过着平淡生活的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理想的存在,及时唤醒沉睡在内心深处追求理想的那份热忱。
主题层面:以『至爱梵高』为枢纽,用一封迟到的信为观众揭晓『星空之谜』背后的真相
如果说电影片名的前半段“至爱梵高”是致敬梵高生平经历的故事框架,那么那封提奥的遗孀赠送给阿尔芒的回馈信就是解开“星空之谜”的钥匙。信的内容是:
“在画家的生命中,死亡可能不是最难面对的事。对于我来说,我一点也咯解不了,但是天上的星星时常让我做梦。为什么?我问自己:天上的星光于我们是那么的触不可及,或许我们死后就能抵达星辰之上,而离开人世间不过就是踏上了走向星辰的路。”
梵高的世界闪耀着繁星,即便被孤寂缠身,他也力求展现最真实的自我,他甚至能为一只偷食的乌鸦而欢喜好一阵子。他热爱生活,他用画笔记录点滴生活中的美好,通过画作表达他内心的热忱。
当然,他也希望被人看见,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他向世界证明他这样一个卑微的躯体里住着一个对绘画对美有着无限野望的灵魂。
梵高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像是一颗被孤寂包围的繁星。每个人的心中也都存在着一份属于自己却不被他人理解的那部分,为了合群,为了安稳,我们下意识的选择隐藏心中的这部分『歧义』——人总是通过最快捷的方式解决当下的困境,应对歧义的想法也一样,为了站稳脚跟,愿意隐藏内在真实的呐喊。
也许梵高坎坷悲惨的境遇,就来源于他对真实的执着追求,才令他承受了如此的命运。
在我看来,作为短暂生存的人来说,哪怕拼尽全力在这个世界上,充其量也无非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过客。也许不是每时每刻漆黑的夜空中都是繁星闪耀,也许会被乌云遮住,被月光掩盖;也许在无垠的夜空我们发不出那最耀眼的亮光,但我们都在奋力的燃烧着自己,不愿枉来这一世。
哪怕我们的灵魂最终也要回归于繁星,但那闪耀于清晨黎明的微光,便是自己真正存在过的最有力的证明。
精神内涵:教科书式的引导,是影片本质魅力的彰显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制作来源于一群对梵高极致热爱的人,他们真实的透过梵高的作品和梵高个人的生平,对这个世界怀揣着无限的追求和探索。
执导团队的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影片中阿尔芒的角色就好比观影的我们。从对梵高的不了解到最后的缅怀和领悟,层层递进的情节叙事牵动着我们对梵高心理独白的揣摩,跟随着阿尔芒的脚步去纠正自我的立场。
准确来说,这部电影就像是一本教科书,在聆听他人故事的同时,将其有益的部分转化为充实自己的知识点。
其次,也要回应一下大家对这部致敬梵高作品的看法。
本着我身为艺术生的角度,当下时代对过度追捧和消费艺术的行为也是层出不穷。但《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这部作品,却是在本质上本着对梵高生平对热爱生活的态度所致以诚挚的敬意,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不明真相的人们深度了解梵高提供了知识“蓝图”。
以梵高一生中写过的800封信为切入点的情节铺垫,就足以看出制作团队的诚意。不仅如此,执导组还将原生家庭对梵高造成的影响呈现在荧幕之上;在人物造型方面,也结合了真实演员与油画风格交融的方式,赋予影片复古感的同时增添时代的创新元素。
诸多在电影中就能看出的细节调整,我们又能以什么样的理由去质疑这样一部细腻且极具美感的作品呢?
写在最后
对梵高的认识,最初是出现在小学的美术课本上,随着学习路程的延伸,对艺术画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无论是追求星空之谜的真相,亦或是热衷于梵高也罢,追求艺术审美的我们,在艺术发源的历史长河中都只是艺术作品的延续者,而并非作品诞生的见证者。
因此,也不必过分的纠结于考证电影呈现的忠实感。至少,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追求才不受限于名声的大小,不是吗?
作者简介:尢曰,有思想,有忧伤和理想,这才是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256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