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揭晓动画片变形金刚背后的那些故事
引子
我身边有很多喜欢美漫的朋友,也有很多喜欢日漫的朋友,他们常常为一些人气动画到底是属于美漫还是日漫的归属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比如1985年、美国金和声公司将《超时空要塞》、《超时空骑团》、《机甲创世记》3部日本动画重制的长篇动画《太空堡垒》(Robotech)。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有一部我以为毫无悬念应该归类为美漫的动画作品也会引起他们的争议,这就是下面要提到的《变形金刚》。
1985年美国金和声公司将三部日本动画重制成《太空堡垒》、引起热议
关于动画《变形金刚》,我个人并没有太大感觉,一是对这部动画“正义必胜”的主旋律感到厌倦,二是下意识对这种来自外星的高级生命体感到恐惧,人类的生存本能告诉我,这部动画也许是地球以外的高级生命体成功侵入地球后,为顺利统治人类而制作的宣传片也不一定。
就像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所饲养的猫狗猪羊一样,它们始终无法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只能任由人类摆布。所以每当看到《变形金刚》动画结尾处,人类和博派汽车人变形金刚联手战胜狂派霸天虎、终于迎来和平时,总是在头脑中自动跳出“很多问号”。
以朋友的争论为契机、带着自己对求知欲望的探究之心,我开始试着去挖掘一些《变形金刚》背后并不被人们知道的幕后故事。
日本晴海东京玩具展初登场
1983年6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东京玩具展在日本东京都中央区的东京国际见本市会场召开,这个会场名字有点拗口,不过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晴海”,被叫作晴海的这个展览馆有一个小故事,1940年的日本曾经计划在东京举办一场“万国博览会”,会场就设在晴海馆,但是因为侵华战争而延期。
毁于二战美军轰炸的晴海展览馆原址——东京第一陆军月岛分院
由于伤病员越来越多,原场馆被陆军征用,成为东京第一陆军病院月岛分院,在太平洋战事爆发后毁于美军空袭,战后1959年在晴海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这个场馆,很长一段时间它都被叫作“晴海”。
1983年6月的东京玩具展在晴海召开,著名日本玩具公司TAKARA在展会上展出了大量新鲜玩具,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可以上弦后自己走路的人形娃娃、附带一体式板擦可以立即消除文字的写字板,另外还推出了两款玩具——《戴亚克隆》与《微星变形》系列。
晴海的东京玩具展上,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玩具销售商,意大利GiG公司看中并引进了《戴亚克隆》这两个玩具系列在欧洲销售,当时被取名为“Trasformer”(后来由于受到压力,才慢慢变更为“Transformers”)。
奠定《变形金刚》动画契机的1983年“晴海”召开的东京玩具展老照片
有一家美国玩具销售商与TAKARA在玩具展上进行了洽谈,以此为契机,双方最后达成了合作,美国玩具商负责在美国本土的推广,TAKARA负责供应玩具。
这种双方合作的模式就像现在的“抖音带货”,主播利用自己的人气卖产品并从中抽取佣金,当时与TAKARA洽谈的美国玩具商叫“孩之宝”,他们选中的推广平台是美国电视台,孩之宝预定在1984年推出一部名为《变形金刚》的动画片,用于推广和宣传他们代理的TAKARA玩具,时间暂定在9月播出。
这个消息公开之后,引来全美玩具零售商的疯狂订货,在1984年2月举办的美国纽约国际玩具展上,孩之宝的《变形金刚》玩具在7天内拿到1亿美元订单,玩具上市后卖出了1千万个。而从TAKARA不温不火的《戴亚克隆》与《微星变形》系列到孩之宝的《变形金刚》大卖只用了短短8个月,电视台播出动画吸引观众从而促销周边这一模式也验证了最早的流量变现效应。
1983年东京玩具展上TAKARA公司展出的两款玩具
TAKARA为什么甘愿成为孩之宝背后默默无闻的玩具供应商呢?
《戴亚克隆》与《微星小超人》:从兵人到变形系列
《变形金刚》的渊源出处原来是日本的玩具商TAKARA,但其实这过程比我们知道的更加复杂,1970年,孩之宝公司在美国本土推出了一款兵人玩具《Combat Joe》,TAKARA拿到了这款产品在日本的授权,但是,由于兵人玩具在日本卖的并不好,于是TAKARA对《Combat Joe》进行了多次改动。
1970年孩之宝的兵人玩具《Combat Joe》成为TAKARA《微星变形》系列的源头
将头部变成镀银、露出胸部的机械、最后设计成完全的机器人、又加入可变形的部分,从1974年到1982年,被命名为《微星小超人》的几代玩具产品最终衍生为一款可以变形的机器人。
1980年,在《微星小超人》的基础上,TAKARA创建了一个新的玩具系列《戴亚克隆》,全部由可变形机器人组成,根据所变形形态的不同,《戴亚克隆》有很多类型,比如汽车机器人、恐龙机器人、枪械机器人。
《戴亚克隆》的概念来自小孩子想一箭双雕占便宜的心理,当时既有人形玩具也有汽车玩具,如果有一个玩具既可以是人形又可以是汽车,那么小孩子只要花一个玩具的钱就能拥有两种玩具。
TAKARA1974年到1982年几代微星机器人系列的演变
最后,1983年孩之宝在晴海东京玩具展上见到的TAKARA变形机器人《戴亚克隆》和《微星》系列原来是自家玩具《Combat Joe》授权产品的衍生形态,此时的孩之宝刚摆脱负债影响,正极力想寻找新产品来开拓市场,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金田伊功对《变形金刚》人设的影响
1984年9月17日,《变形金刚》动画在全美电视台播出后获得成功,第一次面世的变形金刚动画版的故事是这样的:
“宇宙中有一颗名叫赛博特恩的星球,生活着变形金刚这种高智能机器人,有一天威震天带领霸天虎打破了平静挑起战争,战争持续了很久直到星球的能源告急。擎天柱带领汽车人前往宇宙寻找新的能源,威震天在宇宙中追上了擎天柱,双方激战后掉落地球,沉睡400万年后的霸天虎和汽车人被飞船计算机激活,在地球上再次展开战斗……”
《变形金刚》动画1984年上映时的宣传海报
当时,《变形金刚》动画的制作是日美合作完成的,美方是Marvel Productions(漫威)、Sunbow Productions这两个公司,日方是东映动画和カナメプロ这两个公司。美方负责创作故事剧本、本地化制作(配音),日方负责变形金刚的角色设计、动画制作。
本来动画制作应该是由东映动画独立完成的,由于创作的时间只有不到1年,时间非常紧,所以东映动画在没有拿到剧本的情况下开始先行设计,东映动画将“为变形金刚设计角色”的这项载入历史的任务交给了和自己有业务往来的一家外包公司、カナメプロ。
现在看来,东映动画当时对这个项目并没有太重视,但是又不想太敷衍、以致被美国人看穿,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位日本的动画机器人设计大师——金田伊功。金田在70、80年代参与了大量日本机器人动画的制作、在其中负责原画设计,他参与的动画有《盖塔机器人》、《大空魔龙》、《超电磁合体》,可以称得上是机器人动画中的原画大师。
1984年《变形金刚》诞生同一年、金田伊功担任宫崎骏动画《风之谷》原画、东京都现代美术馆展出的画册
但是,东映动画与金田伊功的关系比较尴尬,金田刚出道时加入了东映动画,但是70年代就辞职加入了别的公司,就在孩之宝与TAKARA达成合作的1983年,金田伊功参与了动画《机甲创世纪》的制作,这部动画后来被美国金和声公司选入《太空堡垒》的第三部,《太空堡垒》第一部是《超时空要塞》。
1984年初,一家名为カナメプロ的公司与金田伊功合作,将他的宇宙战争漫画《BIRTH》改编成动画,东映动画在此期间将《变形金刚》动画的机器人人设任务拜托给カナメプロ公司一位叫小原涉平的设计师,虽然没有对外言明,但是《变形金刚》动画的初期人设一定受到了金田伊功大师的影响。
1984年カナメプロ负责机甲动画大师金田伊功漫画《BIRTH》的改编、东映趁机将变形金刚人设拜托给对方
“机器人变形”这个理念虽然在美国是1984年《变形金刚》动画播放后才开花结果,但是在日本早就不是新鲜事,金田伊功70年代负责原画的《大空魔龙》、机器人可以变成恐龙(变形金刚中的博派恐龙),《超电磁合体》是几台机体组合成一台超大机器人(变形金刚中的工程虎),80年代的《机甲创世纪》机器人可以变成飞机(《超时空要塞》骷髅战机的延续),这些都在《变形金刚》之前。
金田伊功负责原画的日本动画《超电磁合体》、脸部设计和变形理念基本延续到了《变形金刚》中
但它们与《变形金刚》唯一的不同之处是是由人来操纵机器人,人类是主角、机器人只是道具,但《变形金刚》中的机器人则是比人类还高级的智慧生物。东映动画在拜托カナメプロ设计变形金刚人设的时候,美国公司并没有给付剧本,所以,日方还是按照以往的经验,以为这些机器人是由人操纵,所以将这些机器人设计成表情冰冷没有善恶之分的传统样子。
金田伊功负责原画的《大空魔龙》、可以变成恐龙的机器人、是变形金刚中博派恐龙小队的鼻祖
在拿到东映动画的机器人设计原画后,美方根据剧本进行了修改,这些机器人被分为正义与邪恶的两派,霸天虎(Decepticons)前面被加上了Evil (邪恶)字样、汽车人(Autobots)的前面则被加上了“Heroic ”(英雄)一词,这也非常符合美式漫画的特点。不仅如此,作为高级生物的机器人被加上了表情以区别日本机器人的“工具”。
金田伊功负责原画的《机甲创世纪》主力机体可以变形成飞机、作为乘坐式机器人的科技感远高于《变形金刚》的
《变形金刚》动画的世界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两套玩具与《变形金刚》故事的成型
前面说过,1984年,东映动画将《变形金刚》的角色设计交给了外包公司的一位小设计师小原涉平,看起来似乎不太重视,不过更为糊弄的还在后边,《变形金刚》的世界观怎么创作呢?
1980年TAKARA《戴亚克隆》玩具汽车变形机器人系列、其中的大部分成为《变形金刚》博派的原型
日方和美方都知道,《变形金刚》的机器人来源于TAKARA的《戴亚克隆》和《微星超人》两款玩具,而这两款玩具的包装盒后面也印着一个简短的故事,用来“骗小孩”。
《微星超人》的故事是:宇宙中有一个名叫微星的星球,受到未知元素αH7的影响而崩坏,微星人逃到地球并且缩小了身体,微星人在地球成立了“宇宙科学局”,探索地球上的神秘现象和远古遗迹,和人类和平共存。
1980年的《戴亚克隆》玩具还没有脱离乘坐式机器人的理念、图为讲解驾驶员如何进入机器人内部
《戴亚克隆》的故事是:80年代地球发现了一种神秘的能源,10年后全世界建立了5个场所来控制这些能源,一个邪恶军团操纵机器人企图控制新的能源,为阻止他们的阴谋而成立的正义一方组建了超大机器人小队与他们展开战斗。
《变形金刚》的世界观则来自这两个玩具小故事的综合,两个高智能生物的机器人势力由于长期争斗,能源耗尽后离开母星前往地球寻找能源,到了地球后以地球为新战场又继续展开战斗。
1980年-1984年TAKARA为玩具《戴亚克隆》系列制作的广告片、使用了当时日本流行的特摄剧的手法
《变形金刚》背后的几位年轻人
《变形金刚》中的大部分角色都来自《戴亚克隆》玩具,比如可以变成汽车的汽车人、变成飞机的霸天虎和工程虎,
虽然作为《变形金刚》原型的玩具设计普遍被认为出自TAKARA的设计师大野光仁、余家英昭、 国弘高史之手最终完成,不过,《变形金刚》原型《戴亚克隆》玩具最初的设计者却是Studio Nue工作室的宫武一贵、加藤直之、河森正治、伊东岳彦和明贵美加等人。
大学退学的河森正治
当时的河森正治刚刚年满18岁考上了庆应义塾大学工学部,在前辈宫武一贵的帮助下进入以科幻美术知名的Studio Nue工作室,负责设计《变形金刚》原型、《戴亚克隆》的部分玩具,毕业前就从日本最有名的大学庆应义塾大学退学,1982年《变形金刚》动画诞生前2年,河森正治设计了《太空堡垒》第一部《超时空要塞》中的迷之机体——VF-1女武神,也被叫作骷髅战机。
《变形金刚》1984版角色原型、《戴亚克隆》玩具设计者之一、80年代刚刚加入SN的河森正治
不良生伊东岳彦
伊东因为学习不好,高中毕业后就来东京学习设计、然后就职,后来成名后有人挖出他在北海道老家上学时的黑历史、一段不良少年的经历,但是伊东矢口否认,说那位只是自己的学长。
1986年,《变形金刚:The Movie》电影版公映后,伊东岳彦设计了《变形金刚》中最厉害的超级生命体——宇宙大帝的玩具。
《变形金刚》1984版角色原型《戴亚克隆》玩具设计者之一、伊东岳彦1993年参与设计的《V高达》封面
男扮女装的明贵美加
1986版《变形金刚:The Movie》电影上映后,TAKARA推出了合体变形金刚“冲云霄”的玩具,设计者就是早期曾经为TAKARA设计玩具的明贵美加,明贵美加的经历颇为有趣,他早期在TAKARA的模玩杂志《DUAL MAGAZINE》发表文章,16岁以高中生身份加入伸童舎,以日升动画机械设计师的身份参与富野由悠纪动画《机动战士高达Z》、《机动战士高达ZZ》、《机动战士高达0083》的机体设计。
由于在TAKARA杂志上发表文章时所用的笔名,一度被认为是女生,高中时他于是将计就计,索性自称女生,于是被认为全日本模型少年们梦中偶像的女高中生而人气飙升,不过在一次做有声节目访谈时,由于说了太多的话而露陷。
《变形金刚》1984版角色原型《戴亚克隆》玩具设计者之一的明贵美加、之后成为人气游戏原画师
除了动画以外,他还是《樱花大战》游戏系列第3部到第5部的首席设计师。
最后的话
本来只是想聊聊《变形金刚》IDW漫画中角色的由来和剧情,没想到不知不觉就聊了这么多,关于《变形金刚》还有很多想说的话,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有机会下次再见啦。
《变形金刚》诞生前一年、1983年在东京玩具展展出的《戴亚克隆》玩具与威震天P-38式手枪形态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25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