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警长动画片:建立在正义、勇敢和善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经典动画

看到微博上有网友说:

小时候一直梦想着成为威风凛凛的黑猫警长,长大后也一直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着,现在终于成为了——黑猫警长手下的白猫警探!多好!戴老先生,您好!晚辈向您致敬!

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黑猫警长》是我国第一部成系列的动画片,最早播放于1984年,主要讲述了黑猫警长率领的森林警察们,与坏蛋老鼠“一只耳”斗智斗勇,除暴安良,屡破奇案,保卫森林和平的故事。动画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大森林描写成一个人类化的社会,所有的小动物都是森林王国中的公民。而黑猫警长和众多白猫警探们,就是确保这片森林幸福安宁的勇敢卫士。

国产动画片《黑猫警长》,堪称是70后80后一代的经典回忆。至今,人们还记得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歌“啊哈哈,啊啊啊黑猫警长”。80年代初,电视才刚刚普及,在没有网络、电脑、各大影视平台的岁月里,孩子们放学以后,搬着大板凳、小板凳,在固定时间,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动画片的欢乐情形,是现在玩着手机和iPad长大的孩子们所体会不到的。

这部动画片,不但教会了儿童们正义、勇敢和善良,也给他们上了一堂珍贵的“生命教育”课。

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一、《黑猫警长》中的人物造型和故事内容,不但深受儿童观众们的喜爱,还具有超前意识

《黑猫警长》之所以深受欢迎,就是它不同于以往儿童动画作品的人物造型和故事风格

早期的儿童文学作品,大多是以“很久很久以前……”为开头,故事内容也改编自古老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黑猫警长》的故事编写者——诸志祥老师,一直希望在儿童文学创作上有所创新。为了使得趣味性和知识性并驾齐驱,就萌发了以警匪与科普知识相结合,创作一部既刺激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都很喜欢动物,所以,诸志祥爷爷就将动物选定为故事里的人物。经过一番挑选,他最后将主人公锁定在熊猫、老虎和猫这三种动物之中。仔细考虑之后,诸老觉得,熊猫是国宝,憨态可掬,不适合当警察;老虎虽然凶猛威严,但是让人觉得有勇无谋,缺乏智慧;而猫一直给人聪慧的印象,而且行动敏捷,是老鼠的天敌,猫捉老鼠,天经地义,这样反派“一只耳”老鼠的形象也就此确定了。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和拍摄的这部动画片《黑猫警长》,就是由诸志祥老师的童话作品改编而来。但是,在诸志祥老师的版本中,黑猫警长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这一“酷猫”形象。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诸志祥老师童话故事中的黑猫警长

《黑猫警长》系列动画片的导演戴铁郎老师,对黑猫警长这一动画人物形象进行了再创作。为了使黑猫警长的形象受到儿童观众们的认可和喜爱,他将设计好的许多不同造型的黑猫警长拿到幼儿园和少年宫,去征求孩子们的意见

戴老一开始给黑猫警长设计的是一个头戴钢盔的形象,但是,经过孩子们的挑选,最后选定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头戴大盖帽、身穿黑色制服”的帅气警长形象。在当时刚改革开放的年代,是黑猫警长身上那一身合身的制服,还是脚上蹬的高筒马靴,都给人一种“霸道总裁”的男神印象,自然吸引住了“追逐美感”的少年儿童的眼光。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戴铁郎老师设计的黑猫警长

很多国产动画创作者,在设计创作动画人物的时候,过分关注了人物的“可爱”,而忽略了“帅气”。《黑猫警长》当年之所以受小朋友们欢迎,就是因为帅气、英勇的黑猫警长和白猫警探们,从视觉上,就率先抓住了儿童观众们的注意力。就好比《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动画中既有小哪吒的可爱,也有他和敖丙帅气的一面。所有的男孩都有一个英雄梦,而所有女孩都有一个公主梦,这点无关年龄。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哪吒之魔童降世》可爱的小哪吒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哪吒之魔童降世》帅气的敖丙

除此之外,黑猫警长所使用的武器和交通工具,在当时的少年儿童看来,也都充满了新鲜感,都是第一次见。

戴铁郎老师的学生印希庸就介绍说:

比如黑猫警长的枪、“热追踪导弹”、“喷气式摩托车”等一些新式武器,都是当年导演戴铁郎从订阅的许多国外科技刊物里收集来,然后自己一笔一画设计出来的。这些在当时来讲都十分新鲜。

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同时,动画片中一些细节处理,也加入了许多年轻新颖的元素。例如,每集结束,黑猫警长用手枪“砰砰砰砰”打出来的四个大字“请看下集”,这个独特的创意就来自于当时的年轻一代印希庸。

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正是这些由小见大的设计细节处理,才让观众看到了一部不同于以往风格的现代题材的儿童动画作品,让少儿观众们耳目一新的同时,又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了一个无可比拟的“童年男神”形象。

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二、警匪题材的故事内容下,是对科学知识的普及,也是在传达正义、勇敢和生命的意义

《黑猫警长》的故事内容,都是围绕着黑猫警长和白猫警探们追踪抓捕一只名叫“一只耳”的坏老鼠展开的。

在追捕过程中,穿插着一些侦探案件,在每一个案件结束之后,儿童观众们不但可以从中学到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以往的儿童动画作品不同的是,《黑猫警长》中除了宣扬正义、勇敢、公正,也没有刻意回避死亡和牺牲。

在第4集中, “母螳螂吃公螳螂”这一情节,可谓是令几代人印象深刻。很多70后80后表示:看了《黑猫警长》,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母螳螂在交配过程中将公螳螂吃掉,是螳螂繁殖后代的传统方法。

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在第5集中,派出所的白猫班长,誓死都不肯交出档案室的钥匙,最后,被“一只耳”的舅舅“吃猫鼠”吸干了血,英勇牺牲。当看着黑猫警长抱着同伴的尸体,一边流泪一边说着“好兄弟,安息吧”这一幕时,电视机前的无数小观众一定也感到伤心难过,同时,对“吃猫鼠”这个坏蛋,感到深恶痛绝。

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有人认为,《黑猫警长》动画片中的这些镜头,太血腥恐怖,会给孩子们留下不好的童年回忆。成年人大多认为,给儿童看的动画片都必须是阳光的、正面的,那些打打杀杀、关乎死亡的镜头,都是不利于儿童成长的

在《鲁豫有约》节目中,作为70后观众的陈鲁豫,分享了她小时候观看《黑猫警长》时的心情:

母螳螂把公螳螂给吃了,有点害怕,但又有点喜欢看。小孩就那样,你越害怕越会喜欢看。

这也充分体现了,《黑猫警长》这部动画片的创作者们,深谙儿童的审美习惯和心理特征。

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童话故事本身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虽然很多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是,它也和文学作品一样,反映的是现实社会的特质。

大文豪高尔基曾经说过:

文学应该是‘人学’。

纵观世界经典童话,例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灰姑娘》、《小红帽》等等,里面既有善良美好的正面人物,也有恶毒恐怖的反面人物。其中,也不乏出现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后死亡、灰姑娘被继母各种虐待等等阴暗的故事情节。这些反面人物和阴暗情节,也是社会黑暗面的一个缩影。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白雪公主》

记得金星曾说,她的小儿子从小就很喜欢看《社会与法》。金星就会调侃他:“你年纪小能够看出什么来啊?”小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看节目是为了借鉴,以便更好地躲开垃圾人。

我们要教会孩子善良、正直,但是,这个世界上的罪恶不会因为大多数人的善良,就完全消失不见。最好的教育,是要教会孩子善良的同时,让他们务必要保护好自己。

例如,《小红帽》的故事中,小红帽因为没有防备之心,告诉了大灰狼自己外婆的住处,最后害得外婆和自己都被大灰狼给吃掉了。这则恐怖童话的本意,就是教育单纯善良的女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小红帽》

艺术家弗兰克·克拉克说过:

“家长可以传授给孩子最重要的一课便是,如何离开父母独立生存。”

我们当然可以在童话和动画片中,只向儿童们展示社会美好光明的一面,但是,现实中,真的只有好人,没有坏人,只有光明,没有黑暗吗?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他的著作《童话心理学》中解释:

童话中的恐怖元素给了当代几乎快要忘记死亡、恐怖为何物的人们(或孩子们)类似的恐怖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孩子长大成人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猫警长》的导演范马迪,也在节目中针对一些人的质疑解释说:“我们尽量避免一些暴力,但是不能避免,它在生活中,自然规律当中,是存在这些问题的。”

向儿童传递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也应该告诉他们:我们现在生存的社会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我们应该努力去做一个为人正直的好人,但是,也不能对那些不怀好意的坏人掉以轻心。

正如《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一书中所写的:

在认识文字以前,童话故事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的语文;在长大成人离家以前,也靠童话第一次接触社会的雏形。童话教导我们阅读、书写和是非对错。在杜撰的外观底下,童话预备我们跨入真实世界的能力,并提供终身受用的功课。

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白猫班长和“吃猫鼠”

经常听到有关年轻人踏入社会后,不堪压力,而选择轻生的新闻。他们不是没有文化知识,也不是没有工作能力,他们最稀缺的,就是对抗黑暗和恐惧的能力残酷而真实的现实世界,与他们从小一直被灌输的美好理想国度形成了鲜明的落差,一方面是对这些残酷现实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对生命的漠视。

家长们永远对“死亡”这个话题避之不及,但是殊不知,孩子早已学会了主动观察生老病死。

儿童心理学家Maria Nagy研究发现, 3-10 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存在3个阶段:

第一阶段(3-5岁):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第二阶段(5-9岁):认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

第三阶段(9-10岁):认为死亡不可避免,它是生命中必然的过程。

与其就“死亡”问题对儿童三缄其口,不如正确引导他们去尊重生命、敬畏生死。缺乏正确的生命教育,不但不是对孩子们的保护,还会让孩子容易变得胆小脆弱,进而漠视生命,长大后一旦遇到挫折,就会选择自残甚至是自杀。

《黑猫警长》这部创作于80年代初的动画片,无疑在“生命教育”这一理念上是超前的它让孩子们不但学到了正义和勇敢,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分离、死亡和悲伤,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从而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正如儿童生命教育读本《寿命图鉴》里说的:“因为了解生命,所以更加努力认真地活着!”

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三、国产动画片制作要戒骄戒躁,要“用自己的话讲自己的故事”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度被称为“中国动画的梦工厂”。自1954年在上海建厂以来,先后成立了手绘动画片、木偶动画片、剪纸动画片、水墨动画片等多个动画部门,创作了《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阿凡提的故事》、《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500多部优秀儿童动画电影,在国内外获得了近200项大奖。

但是,90年代以后,国内的儿童动画市场一度被日本和迪士尼动漫霸屏。最近几年涌现出的,诸如《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红豆》、《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才让大家看到了国产动漫重新崛起的势头。

但是,要打造一个属于我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产业,道路还很漫长。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陈廖宇教授,在其一篇题为《先失身后失语的中国动画》的文章中写道:早期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经典动画是在“用自己的话讲自己的故事”,而今天很多努力模仿外国作品的国产动画则是“用别人的话讲自己的故事”。

陈廖宇教授认为:

中国动画需要放平心态,将注意力转回到自身文化与真实情感为本的创作上来。

当时的上海美影厂,之所以以“中国动画学派”闻名中外,是以其“宽松的创作环境、一流的美术大师、不计成本的精雕细琢”为大前提的。

如《大闹天宫》这部动画,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戏曲元素,每一个人物的神态、动作,都是由动画设计师们在经典的基础上,自己对着镜子揣摩出来的。在没有电脑的时代,所有绘制工作全靠手绘,仅人工画稿就超过了70000张,投资成本估计也在100万以上。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大闹天宫》手绘稿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大闹天宫》首席动画设计严定宪揣摩孙悟空的神态

《小蝌蚪找妈妈》这部水墨动画,是取材于齐白石先生的名画。木偶片《孔雀公主》的美术设计,则是由著名海派国画家程十发先生担任。

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在当下一个浮躁的动画市场环境下,制作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还是很欣喜地看到,像《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以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仍然愿意在动画影片的筹备和制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揣摩观众的心思、反复改编和打磨一部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和欣赏品味的国漫作品,让观众们在感受现代科技特效的同时,也能从故事中感受到温暖和感动,也正因为此,他们的作品才会收获傲人的票房纪录。国产动画《黑猫警长》:建立在正义、善良基础上的生命教育片

《大圣归来》

正如《黑猫警长》的导演戴铁郎老师所感叹的:“这是一个好时代,好到让我常常遗憾,要是再年轻一点就好了。”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250612.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