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部主旋律动画电影,但不强行说教

对于成年观众而言,动画片《江南》的画风或许会让他们重拾儿时坐在电视机前等待《大风车》和《动画城》节目的记忆。这部2D动画电影,尽管找来了女团BEJ48献唱主题曲,剧情又走“燃”的路线,但无是画风还是剧情,有一股浓浓的“复古”意味。《江南》在国庆节之前上映,作为一部带有“献礼”性质的主旋律动画电影,适合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在娱乐性上的略有欠缺,可以理解和接受。

《江南》:一部主旋律动画电影,但不强行说教

《江南》海报

影片最大的开创性意义,在于是第一部以中国近现代重工业发展历史为主题的动画电影。电影对历史的钩沉,虽然充满艺术化的想象,也毕竟算是打捞起了一段并不广为人知的近代史和重工业史。电影片名《江南》,即指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也常简称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局,或上海机器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1865年成立,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实际负责,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全盛时期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在1867年-1891年间成功仿制出德国毛瑟11mm前膛步枪、林明敦边针枪、快利枪等当时世界上领先和流行的步枪;在1868年生产出中国第一艘自造的汽船(木制船身)惠吉号;在1876年生产出中国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在1891年首次炼出钢铁。

1905年,造船业务正式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划分出来,史称“局坞分家”。被划分出来的江南船坞“仿照商坞办法,扫除官场旧习”,采取商务化经营,生产业务大有起色,仅1905年至1911年的6年间就造船136艘,总排水量达到21000吨。清朝覆灭后,江南船坞被划归北洋政府海军部管辖,改称江南造船所。1938年,江南造船所被日军侵占,改名“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之后,几经沉浮的江南造船所,在新中国获得新生,并于1956年成功建造第一艘03型潜艇。该潜艇是毛泽东主席视察过的唯一一艘潜艇,并在1969年被海军授予“56-110”荣誉舷号。改革开放之后的江南造船所,亦迎来了新的发展,并尝试进行多元化集团运营。《江南》的出品公司之一中船文化传媒公司,便是江南造船集团的子公司。因此,《江南》也一定程度上带有企业传记电影的性质。

《江南》剧照

主旋律电影从来不好拍,如果又面向的是青少年观众,则更容易不小心滑入说教的窠臼。《江南》有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叙事背景,即使人物可以虚构,情节可以发挥,大的故事走向必须符合历史事实。影片从江南造船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里,选择了1894年作为叙事的时间节点,这意味着叙事必然绕不开甲午海战。在甲午海战中,清军的惨败是不争的事实,将士的伤亡也是不争的事实。《江南》在叙事上必得直面史实,然而影片也需要在史实里找寻能够激励人心的亮色,并为观影的青少年观众提供代入感。

《江南》对甲午海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呈现

电影找到的叙事策略,是以江南制造局里的小学徒作为主角,从小学徒的视角管窥大时代的波澜壮阔。电影剧情以甲午海战为时间分割线:江南制造局上下齐心,成功研制出军用船舰,构成影片的前半程叙事;甲午海战的炮火轰鸣,以及将士们的守船殉难,构成影片的后半程叙事。前半程昂扬热血,后半程慷慨悲壮,情节上的对比和情绪上的对比,为观众提供了强烈的抚今思昔和历史兴亡之感,也让观众在痛悼历史得失之际,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激发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心和报国志。《江南》的剧本求稳,写得工整,成年观众或许会觉得没有新意和不够大胆,但对于青少年观众,则是行之有效的抓住注意力、唤起情感共鸣的方式。

《江南》从小学徒的视角,展开对大历史的叙事

电影对男主角弄堂少年阿榔,以及女主角、造船局工程师陈铁寒之女陈玉兰的人物关系设定和性格设定,也沿袭的是标准的青少年动画电影人物关系与性格设定。观众不难在宫崎骏的系列动画电影里找到类似的角色。《江南》不是死守历史中的风土人物记载,不知变通的纪录片。阿榔额前的刘海显然不是这一历史时期普通大众的发式装束,陈玉兰也不太可能代表这一历史时期广大市民女性的普遍精神面貌。但是《江南》试图还原的时代精神氛围,与现下观众的时代想象和时代愿景合拍,也与现下观众对男女平等观念的理解合拍。阿榔和陈玉兰,会是青少年观众喜欢的男女角色:乐观,活泼,小事上或许偶有迷糊,大事上则坚定勇敢。《江南》提供的是理想化的青年行为范本。

影片增加情节的起伏,以及让平凡的男女主角成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虚构出一个日本间谍作为具象化的反派。这一编剧思路,接近于埃尔热《丁丁历险记》里的《蓝莲花》一集。《蓝莲花》享有高度盛誉,不仅仅因为画风和编剧上的走向成熟,更因为作者所倾注的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强烈谴责。《蓝莲花》将奉天铁路事件移到上海近郊,并让丁丁成为这一栽赃嫁祸事件的目击证人,是基于历史的想象和改编,但气氛极真实。《江南》里的日本间谍同样贯穿整个故事,在叙事前半程里意图窃取造船图纸,在叙事后半程里则直接成为海战中丧心病狂的日本机枪手,人物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阿榔和陈玉兰与反派在厨房、在厂房、在海边,以及在船上的多次交锋,动作设计比较缺乏想象力。反派屡次脱逃和破坏得手,也让人看得小郁闷。

电影音乐铺得太密,用京剧里的鼓点作为配乐的节拍,虽然有民族特色,但情绪太饱满。电影里角色的台词也语速略快,让观众有一种在看倍速播放的动画剧集的感觉。不少院线电影都存在情节拖沓的问题,然而《江南》时长只有85分钟,对于所承载的剧情量反而是略短促了些,其实可以适当放慢节奏,更充裕地讲故事。影片的绘画工作量确实巨大。电影里的江南制造局,无是建筑外观还是厂房内部,都在广泛参考历史照片资料的基础上,一笔一划,工笔细描,极费心力。影片里作为重要情节推动道具的船舶图纸,也被绘制得一丝不苟,反映出影片制作团队的严谨作风。

《江南》里的江南制造局

观众在《蓝莲花》里见识过埃尔热笔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市容市貌,在《江南》里则有机会领略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处于近现代工业起步、新老交替时期的上海市容市貌。影片里出现了尚未高楼林立的上海外滩,以及热闹熙攘的豫园和城隍庙。而影片里屡次出境的小笼馒头(是的,始于清代同治十年的南翔小笼包,在上海最初和最地道的称谓是小笼馒头),想必也能唤起上海本地观众的亲切感。《江南》在细节上的用心,让影片富有质感,也带观众一定程度上重回历史现场。

《丁丁历险记 蓝莲花》中1930年代的上海街景

《江南》里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外滩

国产动画电影,尤其是面向未成年人观众的动画电影,在题材上固步自封的积习由来已久。围绕着猫猫狗狗们和小情小爱的家庭生活打转的动画电影,虽然也屡有佳作面世,格局未免太小,看多了也未免让观众审美疲劳。《江南》虽然是一部主旋律动画电影,但并不强行说教,而以能让观众接受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并成功引导观众将个人的奋斗和国家的强盛紧密联系在一起。试问谁能在看到影片末尾“56-110”潜艇的下水,以及看到今日上海外滩边鳞次栉比的天际线,而不油然激发起爱国之心呢?《江南》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观众应喜闻乐见未来涌现出更多、更好的类似题材动画电影。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2402.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