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父与子漫画里,其实包含着提升逻辑思维的方法,
孩子指着墙上的画问爸爸:“那副画里的兔子背包里的是什么呀?”
爸爸想了想说:“应该是糖果。”
孩子想吃糖果了。他拿起锤子砸碎了桌子上的小猪存钱罐,兴冲冲地跑到糖果店买了一堆糖果。
爸爸回来看见孩子塞了满嘴的糖果,大惊失色:“你的糖果从哪里来的?”
孩子指了指墙上的画,嘟嘟囔囔地说:“兔子送过来的。”
这是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所著的漫画集《父与子》中的一个小故事。
在和慢慢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忍不住笑出了声:“真是一个小滑头。”
慢慢象征性地陪我笑了笑,但是很明显,他根本没明白我在笑什么。
我问他:“慢慢,你说这个小朋友的糖果从哪里来的呀?”
他斩钉截铁地告诉我:“小兔子给他的。”
哈哈哈,太可爱了。
成年人一眼扫过去,就知道梗在哪里,但是4岁的小朋友却根本不理解到底好笑在哪里。这是因为4岁小朋友的演绎推理这一种逻辑思维能力还非常不成熟,他们的小脑袋瓜还处理不了这样一个成人看起来简单无比的问题。
事实上,不仅仅是孩子,许许多多的成年人在逻辑思维方面都有很大的缺失(包括我在内)。那么,到底是什么是逻辑思维,为什么培养这种能力如此重要呢?
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教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个人可以快速地看透事物的本质,这就是逻辑思维的“魔法”。
所谓逻辑思维,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准确而又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在目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重知识轻逻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究竟是掌握知识更重要,还是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更重要,恐怕后者要更重要一些。
我们通常认为逻辑思维能力会直接影响数学成绩或者理科成绩,但事实上逻辑学是一门有益于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科。
在与人沟通时,逻辑思维的表现是有理有据,
在历史学习时,逻辑思维的表现是抽丝剥茧,
在数学领域时,逻辑思维的表现是推理严谨,思维缜密。
《简单逻辑学》这本书中,作者写道: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高效的思考,逻辑学是良好教育的真正支柱。
美国物理学家兰姆说:
你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用你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里铸成你思想的砂型。
逻辑思维就像大树的根基,知识就像树的养料。只有大树的根基坚固而深入,才能获得更充分的养料。如果根基不深,或者发生断裂,养料也就无法顺利到达。
与其说逻辑学是一门知识,不如说它是一种能力,一种学会学习的能力。
了解孩子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
既然逻辑思维如此重要,那必须要大力发展呀。
许多家长从幼儿园开始了培养孩子认数字、学数学的“早教之旅”。但对于孩子来说,仅仅早早地学会数数就足够了吗?
曾经有这样一个新闻:一位5岁的幼儿园小朋友由于迟迟无法理解10这个数字,而遭到幼儿园老师虐待的视频被传到网上,之后这件事情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相关幼儿园被取缔。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惨剧,这个幼儿园老师不仅仅缺乏师德,更缺乏对儿童逻辑思维发展阶段的基本认知:
学龄前儿童逻辑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0-3岁动作思维阶段:不到3岁的孩子以动作思维为主,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孩子最初的动作是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的。之后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了解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比如2岁左右的孩子喜欢撕书、喜欢扔东西,喜欢让爸爸妈妈抱着拍开关,并乐此不疲。
因为他们通过这样的动作了解到,书是可以被撕碎的;扔东西,最终这个东西是掉在地上而不是飞向天空;拍一下开关,灯就亮了,再拍一下,灯又灭了。
在这样的动作中他们逐渐了解事物的运行方式,建立初步的逻辑思维,渐渐与这个世界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父母们鼓励他们大胆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3到6岁具体形象思维阶段:3-6岁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占据优势,他们能够从具体事物的形象开始,对事物有认知能力,但是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
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个5岁的孩子,对于十进制这种用高度抽象符号进行表达的数学知识,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孩子来说,“不懂”、“不明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具象化、现实化是他们学习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通过引导孩子学会实际物品的分类、对比、顺序,比学会数数更重要。
6岁左右抽象思维阶段:6岁左右正是上小学的年纪,开始接触书面语言、数字、符号,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无形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所以很多孩子初上小学会表示很不适应。
曾经和慢慢玩过这样一个游戏,自制数字卡片以及“+”、“-”两种数学符号,并用家里的乐高块按照数字卡片摆出对应的乐高个数。当我和慢慢说:“左边2个乐高块,右边3个乐高块,一共几个乐高块呀?”他会非常快速地告诉我一共5个乐高块。但再具体到“3+2=?”的时候,慢慢就感到很迷茫了。
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把具象的东西与抽象的符号连接起来,多为孩子提供具象和抽象的联系和对比,对孩子上小学后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培养逻辑思维,日常小事儿显成效
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很多方式。在我和慢慢的日常互动中,主要有语言交流、绘本阅读、思维类玩具陪玩这三种方式。
- 语言交流
《简单逻辑学》一书中提到,要将观念付诸语言: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首先是事物,然后产生观念,最后出现语言。即使一个观念清晰明确,而且忠实得反映了客观事物,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也应该用语言表达出来。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切合,人们才能顺畅交流。”
所以,父母在和孩子进行交流时,可以刻意使用一些表达逻辑思考方式的句式。比如:“因为今天你吃的冰激凌太多了,所以肚子才会疼。”
这是因果关系。
又比如:“我们出门前应该做些什么呢?一是检查我们带的东西是不是够了。水杯、钥匙、手机。嗯,够了。二是穿衣服、穿鞋子。三是按电梯。好了,准备齐全,出发。”
这是顺序关系。
再比如:“我们需要每天吃足够的蔬菜、水果和肉。宝贝你今天中午吃什么了?哦,火龙果,火龙果是水果的一种。还吃了豆角,豆角是蔬菜的一种。还有鱼肉。嗯,鱼肉是肉类。”
这是分类关系。
慢慢地,孩子与我们交流时,会更有逻辑地去表达他们的经历。
- 绘本阅读
阅读是非常好的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工具。
就像前文提到的,我和慢慢读的《复活节兔子》这个小故事。虽然慢慢只能从最后给出的条件推理出一个结论,但我可以把我的整个思考过程分享给他: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桌子上摆的是什么呀?对,一个小猪存钱罐。那小猪存钱罐里有什么呢?有钱对不对。然后这个小猪存钱罐怎么样了呢?哦,被砸碎了。
然后呢?小朋友有钱了。他拿着钱去了哪儿?糖果店对不对。糖果店里有什么呢?有糖果。
所以糖果是用钱换的,钱是砸碎糖果罐,从小猪存钱罐里来的。
那你觉得小朋友的糖果从哪里来呢?小朋友砸碎存钱罐,用里面的钱在糖果店买了糖果。然后骗爸爸说是小兔子送的。
所以真是一个淘气的小朋友对不对?”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演绎推理的过程。
父母们在和小朋友一起阅读时, 可以通过展示自己思考过程的方式,向孩子展示演绎推理、归纳总结、预期推测等等逻辑思考方式,帮助孩子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 用好思维类学具
网上有太多的大神妈妈利用手头材料,自制各种玩具陪孩子玩数学游戏。但对于我这种普妈而言,虽然不能就地取材,随时随地想出陪娃游戏,利用逻辑思维培养工具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曾经没忍住,在某大咖公号上团购了LUK(绿克)口袋书中的思维魔法系列,适合3-5岁小朋友学习。作为一款携带方便、内容庞杂的玩具,它确实丰富了我和慢慢在漫长旅途中很多的无聊时光。
这套玩具的内容设计的非常全面,包括观察、分类、比较、推理、想象等各个逻辑思维能力都有训练到。尤其是观察,8本小册子中的5本都涉及到观察力的提升。
可能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这个能力不怎么重视,但在我看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无论是小学阶段在做数学题,还是写语文作文,都是最最基础的能力。
我是一个非常粗心的人,小的时候经常有看错题、写错答案等等低级错误发生。那时候我妈总是安慰我:“你不是不会做,就是粗心。下次细心点就好了”。(告诉我多少人有跟我同样的经历)。
长大之后,才知道根本不是小时候我妈安慰我的那样,所谓下次“仔细点就好”如果没有将“观察”这个技能树点亮,再多的语言都是苍白的。
比如写作,《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丏尊,叶圣陶教你写作》一书中,两位老先生曾对记叙文做过这样的评论:
没有经验写不来文章;仅有微少的经验只能做简略、呆板的记叙;必须有广博的经验才能做详细、生动的描写。
经验来自于哪?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细致的观察力。
如果孩子们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体察入微,观察细致,即便是每天简单的两点一线的生活,也能写出不少趣味横生的东西。
如果父母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利用思维类学具,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这话没毛病。
“逻辑思维”这个词总被我挂在嘴边,但究竟什么是逻辑思维,如何提升逻辑思维?自认为这项能力缺失的母亲,总是焦虑于能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但写完这篇文章,才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和孩子的互动中,已经涉及了很多很多了。
多一些自我觉察的能力,努力跟随孩子成长的脚步,每天进步一点点,窃以为这是比养育一个成功的孩子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啊!
#育儿有招#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20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