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导炮轰漫威,你敢吱声吗?
在宣传新片《爱尔兰人》期间,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就漫威电影发表看法:
马丁·斯科塞斯直言漫威电影“不是电影(cinema),更像主题公园电影”。
一石激起千层浪。
几天时间内,好莱坞的各位大佬,纷纷发声表态站队。
执导过《教父》系列、《现代启示录》等经典影片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表示支持马丁的看法:
“马丁说‘它不是cinema’是客气了,我说它是despicable(令人厌恶的,可鄙的)。”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银河护卫队》系列的导演詹姆斯·古恩发则在INS回应:
“我们很多人的祖父认为所有黑帮片都是一样的,经常说它们是‘可鄙的’。我曾向一个大伯热烈地谈起《星球大战》,他说:‘这部电影还叫《2001》的时候我就看过了,可太无聊了。’
超级英雄片就是今天的黑帮、牛仔、外太空冒险片,有些超英片很烂,有些很美,就像西部片和黑帮片,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它们,甚至有些天才也是如此,这是OK的。”
今年是漫威电影宇宙走过的第11年。
“无限传奇”收官之作《复仇者联盟4》,全球票房高达27.96亿美元,雄踞世界影史第一。
但我觉得这不只是漫威自己的成就,也是每一个观众内心的折射,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一部代表作。
名导炮轰漫威,就像否定了无数人真实的情感选择,也为影迷鄙视链的产生提供了支撑。
当初为“爱你3000遍”而流泪的你。
现在敢吱声吗?
01 越争吵,越精彩
首先,声明一点。
马丁·斯科塞斯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都是我十分喜欢的电影导演。
但是。
喜欢并敬仰他们,并不代表要接受他们所有观点。
好莱坞“四大导演”
这个世界上的电影人群,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
艺术学院派先锋,潜心钻研创新电影语言和电影表达。
这类人只占所有人群中的2%—3%,属于极少数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
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方形》
第二层。
资深影迷和电影人,喜欢艺术电影,但也乐于接受商业电影。
这类人在所有观影人群中占比约18%,属于具有一定见地的电影爱好者。
《三块广告牌》获第90届奥斯卡7项提名
第三层。
大众影迷,从事的工作与电影无关,电影只是他们的消遣工具。
这类人在所有观影人群中占到了80%,属于喜欢商业电影的普通观众。
电影事业的发展靠什么?
两个。
一个是2%的电影先驱,他们的才华。
一个是80%的电影观众,他们的钱包。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了影片《火车进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他们的目的很纯粹,就是赚电影票钱。
从电影诞生之日起,它就和金钱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火车进站》
如果没有钱,电影会是什么样。
派拉蒙无力支付高达700万美元的电影投资,我们就无法看到科波拉执导的黑帮经典《教父》。
只有商业电影为公司赚到了足够的钱,老板们才能去支持一些导演的创新性尝试。
比如,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王家卫的文艺片,其实更要感谢那些商业片导演做出的努力。
正是因为他们从观众口袋里赚到的钱,才为香港本土文艺片的出生和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资金和空间。
王家卫《重庆森林》
电影自身所带有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其实是难以完全割裂开的。
商业性保证了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艺术性则引导着电影事业的向前发展。
电影的这“两条腿”,缺一不可。
所以,作为第二人群的电影媒体从业者,我的观点和感知似乎变得更加柔和。
既能理解第一人群的“愤怒”,也能感受到第三人群的“狂欢”。
钱,虽然不不是万能的。
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02 马丁的“愤怒”
我能理解马丁和科波拉的心情,因为他们都是从“新好莱坞时期”成长起来的导演。
他们钟爱他们的电影时代,他们执着于自我的语言表达,他们对当下这个“刻板重复”的电影世界感到陌生和厌恶。
漫威电影宇宙大行其道的今天,或许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又重新回到了经典好莱坞时期。
经典好莱坞时期是指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
其中 ,30 年代和 40 年代成为好莱坞电影经典类型影片的繁荣发展时期,造就了一系列公认的经典类型片,如西部片、犯罪片、恐怖片、歌舞片等等。
1939年的《关山飞渡》被认为是美国早期西部片中的经典代表。
《关山飞渡》
1942年11月17日,马丁·斯科塞斯出生在纽约皇后区的一个意大利裔家庭,父母都是技工,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意大利移民文化、在电影院度过的童年和罗马天主教,塑造了他冷峻写实的性格和电影风格。
1960年,马丁·斯科塞斯考入了纽约大学电影学院,他也是电影学院的第一批学生。
彼时,纽约电影节正在放映法国新浪潮电影,在学校里,学生也需要用“作者论”来分析欧洲导演的作品。
马丁·斯科塞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处于社会转型的混乱期,民权运动兴起,欧洲文艺思潮涌入,再加上受电视行业的冲击,好莱坞制片厂体制开始走向解体。
一批年轻的导演横空出世,创作出一系列颠覆传统的作品,被称为“新好莱坞时期”,马丁· 斯科塞斯就是其中的主要旗手。
从此,好莱坞开始大量出现超越传统类型的影片,这些影片不再单纯地体现西部、犯罪、恐怖等主线,而是在传统类型影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融合多样元素来展现多重主题。
比如,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系列,以及后来者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等。(卡梅隆此前也曾批评过漫威)
《愤怒的公牛》
这类影片都有着强烈的新好莱坞时期的特征:
抛弃了大制片厂时代的制片人中心制,强调导演作者化和多重元素,破除类型化的创作倾向。
如今,马丁和科波拉对漫威电影审视,也犹如看到了时光倒流的情境。
千篇一律的人物和主题,以制片人凯文·费奇为中心的商业化创作,他们认为这毁掉了电影向前发展的根基。
凯文·费奇
这种担心有道理吗?
有。
但是没必要。
03超英片的自我革新
在已经诞生了的23部MCU电影中,有质量上乘之作,也有仓促赶工之作。
其实在MCU的后期,漫威电影已经有意重塑影片单一的价值观和过度类型化的创作。
比如罗素兄弟执导的《美国队长3》,其中融入了写实风格和政治惊悚元素。
《复仇者联盟3》更是开创性的使用多线叙事,让反派灭霸成为串联线索的纽带,并首次在超英片中让反派获得最终胜利。
再比如詹姆斯·古恩的《银河护卫队》,融入了太空歌剧和复古情怀,影片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如果说MCU的早期作品,还可以凭借正邪二元对立,三幕式叙事和政治正确的主题,揽获观众的芳心和钱包。
那么,如今这一手法已经渐渐失效。
比如,遭遇票房惨败的《正义联盟》。
《正义联盟》
与此同时,《死侍》、《毒液》、以及《小丑》的诞生,让越来越多的反派英雄登上大银幕,这也重塑着超级英雄片的类型格局。
R级的《小丑》,不仅夺得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目前全球票房也已经突破了7亿美元大关。
《小丑》
这些反类型化的超级英雄电影,不也正是在重走马丁和科波拉当年走过的道路:
树立“新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全新标准。
娜塔莉·波特曼亮相洛杉矶DanceProjectGala时,被问到此马丁炮轰漫威事件,她表示:
“我想电影的所有形式都有存在的空间,做艺术不只有一种方式。
我认为漫威电影如此流行,是因为它们很娱乐,而在下班后的特别时光、处理了现实生活中的艰辛之后,人们渴望娱乐。”
塞巴斯蒂安·斯坦也在FandemicTour活动上被问到此事,他表示:
“他(科波拉)是我的英雄之一,我一直听他所说,而同时,我刚与你们全部人(现场漫迷影迷)度过了一天。
有人来对我说:‘谢谢你的这个角色’、‘这部电影对我大有帮助’、‘这部电影激励了我,现在我感觉好多了,没那么孤独了。’所以你能说这些电影没有帮助人吗?”
宇宙中一切,都像是上好了发条的齿轮。
时代的进程一环扣着一环。
该来的,总会到来。
电影,亦不例外。
金钱和艺术,并不是水火难容的对立。
它们共生共存,它们彼此依靠。
往前走。
我们也总会遇到一些崭新的风景,丢弃一些昨日的记忆。
这个诡谲多变的世界,到底该如何共处?
最重要的是:一颗包容、开放、多元的心。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news/1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