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 | 深入人心的梁山好汉
早在明末清初,就流传着“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句话,起初我不明白,查阅资料,得到了这样的解释:年轻人血气方刚,易于冲动,辨别是非能力差,《水浒传》中诸多情景不适合年轻人模仿,故说“少不读水浒”;而《三国演义》中充满了勾心斗角,计谋算计,所以说“老不读三国”。但到当今社会,法治深入人心,我认为“少不读水浒”是完全可以破除的了。
抛开观念束缚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水浒传》极高的文学价值了。仔细阅读可见,书中语言与其他古典书籍相比较,是极其通俗易懂的了。但这并不妨碍此书语言的生动、优美。施耐庵和罗贯中大胆采用了白话文写章回体小说,这在当时绝对是极为超前的。书中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人物性格也都十分鲜明,作为中国四大名著毫不为过。
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宣和年间,那时朝廷可用两个字形容:腐败。就拿开篇高俅来说,初读此书,我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上思考,十分费解,一个市井小混混,因有一技之长,讨得高官欢心,就可做得太尉?王进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竟然因为繁琐小事被迫逃亡?当我了解到那阴暗的时代背景后,我才醒原来在一个毫无人性的悟,时代,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我为我活在一个拥有高度法治的国家而感到庆幸。
梁山好汉早已深入人心,“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豪迈气节也早已刻在每个人的骨子里,这也是此书的成功之处。整场梁山起义都与那几个字挂钩:压迫,释放,官逼民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符合广大人民长期需求的反抗斗争是必然胜利的,如抗日战争,那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现出的骨气,但梁山起义那是无比虚幻的。小团体主义、内部矛盾在书中琐碎描写中被无限放大,在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下,也造成了这场起义的必然失败。好汉武功再高强,也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无头绪战争。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acg.com/duhougan/139546.html